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迎穴

人迎穴名解

(1)人迎。 人, 民眾也, 指胸腹部。 迎, 迎受也。 人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 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 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 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 頭部為君, 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 胸腹手足部則為民, 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 故本穴名為人迎。

(2)天五會、五會。 天, 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 五會, 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胃所受的五穀雜糧精微物質所化, 穴內氣血包含人體五臟六腑等各個部位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 故名。

人迎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位於頸部,

喉結旁, 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 頸總動脈搏動處。

解剖:有頸闊肌, 在胸鎖乳突肌前緣與甲狀輭骨接觸部;有甲狀腺上動脈;當頸內、外動脈分歧處, 有頸前淺靜脈, 外為頸內靜脈;布有頸皮神經, 面神經頸支, 深層頸動脈球, 最深層為交感神經幹, 外側有舌下神經降支及迷走神經。

查看詳情

人迎穴的功能特性

〖別名〗天五會穴, 五會穴。

〖穴義〗胃經氣血由此輸供頭以下的身體各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性溫熱。

〖運行規律〗經水循胃經地部下行水突穴。

〖功能作用〗接收胃經氣血並分流胸腹。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 熱則瀉之。

按摩人迎穴的作用

主治:咽喉腫痛, 氣喘, 瘰鬁, 癭氣, 高血壓。

操作:避開頸總動脈, 直刺0.3~0.8寸。

查看詳情

人迎穴穴位配伍

配大椎穴、太沖穴治高血壓。

天突穴 缺盆穴 廉泉穴 天容穴 水突穴 扶突穴 天鼎穴 天牖穴 天窗穴 頸百勞穴 定喘穴 陶道穴 璿璣穴 俞府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