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燥火痢型痢疾

病因病機:若交夏秋, 久晴陽亢, 燥火為患, 內熱煩躁, 渴能消水, 腹痛頻並, 膿血稠粘, 數至圊而不能通暢。 此水燥金枯, 肺與大腸互相交困

證候表現:內熱煩躁, 渴能消水, 腹痛頻並, 膿血稠粘, 數至圊而不能通暢

處方:不比濕熱痢, 可用香、連以清熱燥濕;又不同寒濕痢, 可用五苓散分利和中。 為繆氏滯下如金丸, 宣通脾胃之鬱熱, 兼潤大腸之秘結, 斯痛隨痢減矣。 再人參敗毒散, 惟風邪內陷者宜用, 此逆流挽舟之法, 餘痢有損無益, 學者須解此義。

出處:《類傷寒集補》·痢(段)·燥火痢

原文:若交夏秋, 久晴陽亢, 燥火為患, 內熱煩躁,

渴能消水, 腹痛頻並, 膿血稠粘, 數至圊而不能通暢。 此水燥金枯, 肺與大腸互相交困, 不比濕熱痢, 可用香、連以清熱燥濕;又不同寒濕痢, 可用五苓散分利和中。 為繆氏滯下如金丸, 宣通脾胃之鬱熱, 兼潤大腸之秘結, 斯痛隨痢減矣。 再人參敗毒散, 惟風邪內陷者宜用, 此逆流挽舟之法, 餘痢有損無益, 學者須解此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