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京三棱1兩(炮, 銼), 桂心3分, 丁香半兩, 益智子3分(去皮), 木香半兩, 大腹皮1兩(銼), 前胡1兩(去蘆頭),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粗皮, 塗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炙令香熟), 白術3分, 乾薑半兩(炮裂, 銼), 郁李仁1兩(湯浸, 去皮, 微炒), 蓬莪術3分, 青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 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積聚氣, 脾胃虛弱, 不能化穀, 致宿食不消, 脅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3枚, 煎至6分, 去滓, 每於食前稍熱服。
【摘錄】《聖惠》卷四十八
【處方】京三棱3兩(微煨, 銼), 益智子1兩(去皮), 吳白術1兩, 木香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痃癖氣, 每發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京三棱丸”, 與劑型不符, 據《普濟方》改。
【摘錄】《聖惠》卷四十九
《聖惠》卷七十九: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1兩(微煨, 銼),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半兩(銼, 微炒), 桂心半兩, 芎?半兩, 牡丹半兩, 牛膝3分(去苗),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半兩,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3分(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生幹地黃1兩, 劉寄奴半兩, 鱉甲1兩(塗醋的功效與作用炙令黃, 去裙襴),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後積血不散, 結聚為塊, 或時寒熱, 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摘錄】《聖惠》卷七十九
《聖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別名】三棱散
【處方】京三棱半兩(微煨, 銼), 枳殼1分(麩炒微黃, 去瓤),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檳榔半兩, 赤茯苓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乳癖結實, 或有滯惡, 停積不散, 令兒日漸羸瘦, 面色萎黃, 春夏多發, 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棱散(《普濟方》卷三九二)。
【摘錄】《聖惠》卷八十八
《聖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1分(微煨, 銼), 鱉甲1分(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枳殼1分(麩炒微黃, 去瓤), 大腹子1分, 神曲1分(微炒), 訶黎勒皮1分, 蓬莪術1分, 麥糵1分(炒令微黃), 青橘皮1分(湯浸, 去白瓤, 焙), 黑三棱半兩(銼), 厚樸1分(去粗皮, 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痃氣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
【摘錄】《聖惠》卷八十八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煨, 為末)10兩, 陳曲(微炒)1兩, 大麥糵(微炒)1兩, 木香1兩, 肉豆蔻(去殼)1兩, 白檳榔(銼)1兩, 乾薑(炮去皮)1兩,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 銼)1兩,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雙仁, 麩炒)1兩, 厚樸(去粗皮, 生薑汁炙熟)1兩。
【制法】上為散, 拌勻。
【功能主治】和養脾胃, 除積聚氣。 主三焦脹。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 入鹽少許, 沸湯點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煨, 銼)2兩, 蓬莪術(煨, 銼)2兩, 益智(去皮, 炒)半兩, 縮砂仁半兩, 檳榔(銼)半兩, 青橘皮(湯浸, 去白, 焙)半兩, 薑黃半兩, 丁香1分, 甘草(炙, 銼)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積聚, 心腹脹滿, 腸鳴醋心, 嘔吐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 沸湯點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聖濟總錄》卷七十三: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煨, 銼)半斤, 枳殼(去瓤, 麩炒)1兩, 甘草(炙, 銼)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癖氣在脅下痛, 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 入鹽半字, 空心食前沸湯點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煨, 銼)1分, 鱉甲(醋炙, 去裙襴)1分, 枳殼(去瓤, 麩炒)1分, 陳曲(炒)1分, 大腹子(銼)1分, 訶黎勒皮(半生半熟)1分, 厚樸(去粗皮, 生薑汁炙)1分, 麥糵(炒)1分, 蓬莪術(煨, 銼)1分, 青橘皮(去白, 焙)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症瘕, 食癖。 小兒痃氣, 急痛。
【用法用量】6-7歲兒每服半錢匕, 空腹米飲調下, 1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普濟方》卷三八八引《湯氏寶書》: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白濁。
【用法用量】白湯點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八引《湯氏寶書》
《聖惠》卷五:京三棱散【處方】京三棱1兩(炮, 銼), 白術1兩, 桂心半兩, 青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 木香半兩, 芎?2分, 枳殼3分(麩炒微黃, 去瓤), 檳榔2分,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乾薑3分(炮裂, 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當歸3分(銼, 微炒), 厚樸1兩(去粗皮, 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乾, 微炒)。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脾臟冷氣, 攻心腹疼痛, 或脅下氣聚不散, 面色萎黃, 手足常冷,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錢, 以水2中盞, 加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五
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摘錄】《聖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