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停胸脅型懸飲

治療方法:椒目瓜蔞湯合十棗湯或控涎丹加減。

證候表現:胸脅疼痛。 咳唾引痛, 痛勢較前減輕, 而呼吸困難加重, 咳逆氣喘.息促不能平臥, 或僅能偏臥於停飲的一側, 病側肋間脹滿, 甚則可見病側胸廓隆起, 舌苔白, 脈沉弦或弦滑

病因病機:飲停胸脅, 脈絡受阻, 肺氣鬱滯

治則治法:瀉肺祛飲

方用:椒目瓜蔞湯合十棗湯或控涎丹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卷)·第三節痰飲(篇)

原文:飲停胸脅證胸脅疼痛。 咳唾引痛, 痛勢較前減輕, 而呼吸困難加重, 咳逆氣喘.息促不能平臥, 或僅能偏臥於停飲的一側,

病側肋間脹滿, 甚則可見病側胸廓隆起, 舌苔白, 脈沉弦或弦滑。 證機概要:飲停胸脅, 脈絡受阻, 肺氣鬱滯。 治法:瀉肺祛飲。 代表方:椒目瓜蔞湯合十棗湯或控涎丹加減。 三方均為攻逐水飲之劑。 椒目瓜蔞湯主在瀉肺降氣化痰;十棗湯和控涎丹攻逐水飲, 用於形體壯實、積飲量多者。 常用藥:葶藶子、桑白皮瀉肺逐飲;蘇子、瓜蔞皮、杏仁、枳殼降氣化痰;川椒目、茯苓、豬苓、澤瀉、冬瓜皮、車前子利水導飲;甘遂、大戟、芫花攻逐水飲。 如用十棗湯或控涎丹峻下逐水, 劑量均從小量遞增, 一般連服3~5日, 必要時停二三日再服。 必須注意顧護胃氣, 中病即止, 如藥後嘔吐、腹痛、腹瀉過劇, 應減量或停服。 痰濁偏盛、胸部滿悶, 舌苔濁膩者, 加薤白、杏仁;如水飲久停難去,
胸脅支滿, 體弱, 食少者, 加桂枝、白術、甘草等通陽健脾化飲, 不宜再予峻攻;若見絡氣不和之候, 可同時配合理氣和絡之劑, 以冀氣行水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