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郁李仁

郁李

別名:山梅子、小李仁。 郁子, 鬱裡仁, 李仁肉。

性味:性平, 味辛、苦、甘。

歸經:歸脾、大腸、小腸經。

入藥部位:為薔薇科植物郁李、歐李或長梗郁李的種子。

形態特徵:乾燥的成熱種子, 略呈長卵形, 長5~7毫米, 中部直徑3~5毫米。 表面黃白色、黃棕色或深棕色, 由基部向上, 具縱向脈紋。 頂端銳尖, 基部鈍曲, 中間有圓臍。 種皮薄, 易剝落, 種仁兩瓣, 白色, 帶油性。 氣微, 味微苦。 以顆粒飽滿、淡黃白色、整齊不碎、不出油、無核殼者為佳。

郁李仁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3錢;或入丸、散。

郁李仁的功效作用

功效:潤燥滑腸, 下氣, 利水。

主治:用於津枯腸燥、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郁李仁的禁忌

陰虛液虧及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疏》:“津液不足者, 慎勿輕用。 ”

②《得配本草》:“大便不實者禁用。 ”

郁李仁的配伍

①治風熱氣秘:郁李仁(去皮、尖, 炒)、陳橘皮(去白, 酒一盞煮幹)、京三棱【炮製】各一兩。 上三味, 搗羅為散。 每服三錢匕, 空心煎熟水調下。 (《聖濟總錄》郁李仁散)

②治產後腸胃燥熱, 大便秘澀:郁李仁(研如膏)、樸硝(研)各一兩, 當歸(切、焙)、生幹地黃(焙)各二兩。 上四味, 將二味粗搗篩, 與別研者二味和勻。 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未通更服。 (《聖濟總錄》郁李仁飲)

③治腫滿小便不利:陳皮、郁李仁、檳榔, 茯苓、白術各一兩, 甘遂五錢。 上為末, 每服二錢, 姜棗湯下。 (《世醫得效方》郁李仁散)

④治腳氣腫滿喘促,

大小便澀:郁李仁半兩(去皮研), 粳米三合, 蜜一合, 生薑汁一蜆殼。 上先煮粥臨欲熟, 入三味攪令勻, 更煮令熟, 空心食之。 (《聖惠方》郁李仁粥)

⑤治水腫胸滿氣急:郁李仁(炒)、桑根白皮(炙銼), 赤小豆(炒)各三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 炒)二兩, 紫蘇一兩半, 茅根(切)四兩。 上六味, 粗搗篩。 每服五錢匕, 水三盎, 煎至一盞, 去渣溫服。 (《聖濟總錄》郁李仁湯)

⑥治血分、氣血壅澀, 腹脅脹悶, 四肢浮腫, 坐臥氣促:郁李仁、牽牛子各一兩, 檳榔、幹地黃各三分, 桂、木香、青橘皮、延胡索各半兩。 上為細末, 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雞蜂普濟方》郁李仁散)

⑦治卒心痛:郁李仁三七枚, 爛嚼, 以新汲水下之, 飲溫湯尤妙;須臾痛止, 卻煎薄荷鹽湯熱呷之。 (姚和眾)

⑧治積年上氣, 咳嗽不得臥:郁李仁一兩。

用水一升, 研如杏酪, 去滓, 煮令無辛氣, 次下酥一棗許, 同煮熱, 放溫頓服之。 (《聖濟總錄》郁李仁煎)

⑨治血汗:郁李仁研細, 每服一錢匕, 研鵝梨汁調下。 (《聖濟總錄》如聖散)

郁李仁的相關論述

①《綱目》:“郁李仁甘苦而潤, 其性降, 故能下氣利水。 按《宋史·錢乙傳》雲, 一乳婦因悸而病, 既愈, 目張不得瞑。 乙曰, 煮郁李酒飲之使醉, 即愈。 所以然者, 目系內連肝膽, 恐則氣結, ……郁李去結, 隨酒入膽, 結去……, 目則能瞑矣。 此蓋得肯綮之妙者也。 ”

②《本草經疏》:“郁李仁, 主大腹水腫, 面目四肢浮腫者, 《經》曰, 諸濕腫滿, 皆屬脾土, 又曰, 諸腹脹大, 皆屬於熱。 脾虛而濕熱客之, 則小腸不利, 水氣泛溢於面目四肢, 辛苦能潤熱結, 降下善導癃閉, 小便利則水氣悉從之而出矣。 ”“郁李仁,

性專降下, 善導大腸爆結, 利周身水氣, 然而下後多令人津液虧損, 燥結愈甚, 乃治標救急之藥。 ”

③《本革新編》:“郁李仁, 入肝、膽二經, 去頭風之痛。 又入肺, 止鼻淵之流涕。 消浮腫, 利小便, 通關格, 破血潤燥, 又其餘技。 雖非常施之品, 實為解急之需。 關膈之症, 最難開關, 郁李仁善入肝, 以調逆氣, 故能達上下, 不可不備也。 ”

④《木草求真》:“郁李仁, 世人多合胡麻同用, 以為潤燥通便之需, 然胡麻功止潤燥、暖中、活血, 非若鬱仁性潤, 其味辛甘與苦, 而能人脾下氣, 行水破血之劑也。 故凡水腫癃急便閉, 關格不通, 得此體潤則滑, 味辛則散, 味苦則降, 與胡麻實異, 而又可以相須為用。 ”

豬脂膏 亞麻子 火麻仁 木蓮果 蓖麻子 蘆薈 番瀉葉 玄明粉 芒硝 大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