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濕閉清陽型濕溫

證候表現:頭痛, 惡寒, 身重疼痛, 舌白, 不渴, 脈弦細而濡, 面色淡黃, 胸悶不饑, 午後身熱, 狀若陰虛, 病難速已

誤治:汗之則神昏耳聾, 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

處方:長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湯主之。

鑒別診斷:頭痛, 惡寒, 身重疼痛, 有似傷寒, 脈弦濡, 則非傷寒矣。 舌白, 不渴, 面色淡黃, 則非傷暑之偏於火者矣。

病因病機:胸悶不饑, 濕閉清陽道路也。 午後身熱, 狀若陰虛者, 濕為陰邪, 陰邪自旺于陰分, 故與陰虛同一午後身熱也。 濕為陰邪, 自長夏而來, 其來有漸, 且其性氤氳粘膩, 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熱之一涼即退,

故難速已。 世醫不知其為濕溫, 見其頭痛、惡寒、身重疼痛也, 以為傷寒而汗之, 汗傷心陽, 濕隨辛溫發表之藥蒸騰上逆, 內蒙心竅則神昏, 上蒙清竅則耳聾、目瞑、不言。 見其中滿不饑, 以為停滯而大下之, 誤下傷陰, 而重抑脾陽之升, 脾氣轉陷, 濕邪乘勢內漬, 故洞泄。 見其午後身熱, 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 濕為膠滯陰邪, 再加柔潤陰藥, 二陰相合, 同氣相求, 遂有錮結而不可解之勢。

處方: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 蓋肺主一身之氣, 氣化則濕亦化也。

治則治法:濕氣彌漫, 本無形質, 以重濁滋味之藥治之, 愈治癒壞

處方:三仁湯方杏仁(五錢)飛滑石(六錢)白通草(二錢)白蔻仁(二錢)竹葉(二錢)厚朴(二錢)生薏仁(六錢)半夏(五錢)甘瀾水八碗,

煮取三碗, 每服一碗, 日三服。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卷)·濕溫寒濕(篇)

原文:頭痛, 惡寒, 身重疼痛, 舌白, 不渴, 脈弦細而濡, 面色淡黃, 胸悶不饑, 午後身熱, 狀若陰虛, 病難速已, 名曰濕溫。 汗之則神昏耳聾, 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 長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湯主之。 頭痛, 惡寒, 身重疼痛, 有似傷寒, 脈弦濡, 則非傷寒矣。 批:分明。 舌白, 不渴, 面色淡黃, 則非傷暑之偏於火者矣。 胸悶不饑, 濕閉清陽道路也。 午後身熱, 狀若陰虛者, 濕為陰邪, 陰邪自旺于陰分, 故與陰虛同一午後身熱也。 批:此條人多誤認陰虛, 當知此理。 濕為陰邪, 自長夏而來, 其來有漸, 且其性氤氳粘膩, 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熱之一涼即退, 故難速已。

世醫不知其為濕溫, 見其頭痛、惡寒、身重疼痛也, 以為傷寒而汗之, 汗傷心陽, 濕隨辛溫發表之藥蒸騰上逆, 內蒙心竅則神昏, 上蒙清竅則耳聾、目瞑、不言。 見其中滿不饑, 以為停滯而大下之, 誤下傷陰, 而重抑脾陽之升, 脾氣轉陷, 濕邪乘勢內漬, 故洞泄。 見其午後身熱, 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 濕為膠滯陰邪, 再加柔潤陰藥, 二陰相合, 同氣相求, 遂有錮結而不可解之勢。 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 蓋肺主一身之氣, 氣化則濕亦化也。 批:至理。 解此二語, 則于濕溫思過半矣。 濕氣彌漫, 本無形質, 以重濁滋味之藥治之, 愈治癒壞。 伏暑、濕溫, 吾鄉俗名秋呆子, 悉以陶氏《六書》法治之, 不知從何處學來。 醫者呆, 反名病呆, 不亦誣乎!再按:濕溫較諸溫,
病勢雖緩而實重, 上焦最少, 病勢不甚顯張, 中焦病最多, 詳見中焦篇, 以濕為陰邪故也, 當於中焦求之。 三仁湯方杏仁(五錢)飛滑石(六錢)白通草(二錢)白蔻仁(二錢)竹葉(二錢)厚朴(二錢)生薏仁(六錢)半夏(五錢)甘瀾水八碗, 煮取三碗, 每服一碗, 日三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