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摻藥

《仁端錄》卷七:摻藥

【處方】牛黃、冰片、輕粉、雄黃、飛丹、白芷、龍骨、乳香、沒藥、川椒、血竭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痘潰爛。

【用法用量】摻之;或油調塗之。

【摘錄】《仁端錄》卷七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摻藥

【處方】海螵蛸半兩(研), 染燕脂(研)半兩。

【制法】上各為末, 仍同研勻。

【功能主治】氣痔脫肛, 良久乃收。

【用法用量】先以溫湯洗, 略拭幹, 摻藥少許。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瘡瘍經驗全書》卷五:摻藥

【處方】雞黃皮(焙)、血竭、花蕊石、冰片。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左右搭肩。

【用法用量】濕用幹摻, 幹用清油調搽。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五

《瘡瘍經驗全書》卷五:摻藥

【處方】輕粉2錢,

孩兒茶的功效與作用2錢, 紅絨灰1錢5分, 飛丹1錢, 冰片3分, 珍珠5分,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煆存性)1錢,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2分, 蘆甘石(煆)1錢。

【功能主治】陰蝕瘡。 時痛時癢, 膿水湧流, 陰汗臊臭。

【用法用量】外摻患處。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五

《得效》卷十九:摻藥

【處方】黃柏皮、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向火多, 生火斑瘡, 有汁者。

【用法用量】摻之即愈。

【摘錄】《得效》卷十九

《瑞竹堂方》卷五:摻藥

【處方】白龍骨2分, 寒水石3分, 虢丹(飛)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瘡口膿水不幹。

【用法用量】幹貼瘡。

【摘錄】《瑞竹堂方》卷五

《瘡瘍經驗全書》卷五:摻藥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末2錢, 輕粉2錢, 冰片2錢, 血竭1錢, 孩兒茶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冷漏。 濕毒流注, 足脛生瘡, 形如牛眼, 四畔紫色黑色, 常出臭血水。

【用法用量】幹摻。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五

《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摻藥

【處方】海巴子(煆存性, 1名貝子)。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下疳瘡。

【用法用量】每1兩末, 加冰片5分, 五色粉霜3分, 再研, 盛瓷罐聽用。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

《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九:摻藥

【處方】珍珠2分(生研極細), 乳香(箬上炙燥)5分, 沒藥5分, 鉛粉5分, 瓜兒血竭5分, 真掃盆輕粉4分, 兒茶3分, 上白占1錢, 大冰片2分, 象皮1錢(切小方塊瓦條, 細灰拌炒成珠)。

【制法】上藥研極細。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 主

【用法用量】先用濃茶或豬蹄湯洗淨, 以少許摻之。

【摘錄】《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九

《普濟方》卷三二六:摻藥

【處方】五倍子、白礬。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陰下脫者。

【用法用量】先以淡竹根煎湯洗, 再以末幹摻。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六

《瘡瘍經驗全書》卷七:摻藥

【處方】乳香5分, 沒藥3分, 血竭1錢, 紅絨灰5分, 牛黃5分, 冰片2分, 珍珠3分, 孩兒茶2分, 象皮灰3分, 升藥3分, 五倍2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脫肛痔。

【用法用量】洗藥:用生鐵五斤, 水二鬥, 煎至五升, 出鐵洗之, 日三次。 明日再易新鐵, 如前洗之。

【注意】須要避風。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