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貫眾散

《聖惠》卷五十七:貫眾

【處方】貫眾1兩, 鶴虱1兩(紙上微炒), 狼牙1兩,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1錢(研細), 蕪荑仁1兩, 龍膽1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蛔蟲攻心, 吐如醋的功效與作用水, 痛不能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 食前以淡醋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五十七

方出《百一》卷十六, 名見《普濟方》卷二八一:貫眾散

【處方】貫眾、吳茱萸、官桂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癬。

【用法用量】先以手抓破, 以藥搽之;用米醋調敷亦得。

【摘錄】方出《百一》卷十六, 名見《普濟方》卷二八一

《雞峰》卷十七:貫眾散

【處方】貫眾1兩(火煆存性), 五倍子半兩(火煆存性),

白礬2銖(枯)。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 米飲下。

【摘錄】《雞峰》卷十七

《聖濟總錄》卷一四三:貫眾散

【處方】貫眾3兩, 雞冠花5兩,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兩,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去核, 炒)2兩,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炒)2兩, 麝香當門子2個(細研)。

【制法】上為末。 每服2錢匕, 米飲調下。 更分一半研末, 麵糊為丸, 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腸風、痔瘺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米飲送下, 相間食前服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聖濟總錄》卷九十九:貫眾散

【處方】貫眾(去須)1兩, 檳榔(炮, 銼)3兩,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 焙)1兩半, 鶴虱(去土, 微炒)1兩, 白蕪荑(微炒)1兩半, 陳橘皮(湯去白, 炒)1兩半, 雷丸(炮)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蛔蟲。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 煎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湯空心調服。

以利為度。

【摘錄】《聖濟總錄》卷九十九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貫眾散

【別名】管仲散

【處方】貫眾1兩, 黃連(去須)年老者半兩, 年少者3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暴吐血、嗽血。 血痢不止, 或如雞鴨肝片, 或如小豆汁者。

【用法用量】管仲散(《普濟方》卷一八八)。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貫眾散

【處方】貫眾(逐葉摘下令淨)、黃柏(去粗皮, 蜜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傷寒後, 餘毒有熱, 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錢匕, 煎黑豆的功效與作用汁, 放溫調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本草圖經》, 名見《赤水玄珠》卷九:貫眾散

【處方】貫眾根。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鼻血。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 水調下。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本草圖經》, 名見《赤水玄珠》卷九

《普濟方》卷二九七:貫眾散

【處方】貫眾1個(大者, 搗碎), 萆薢2兩, 白芷2兩(好者)。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2錢, 空心、食前用胡桃酒調下;陳米飲亦得。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七

《聖惠》卷九十二:貫眾散

【處方】貫眾1兩, 狗脊1兩, 狼牙草1兩, 萆薢(銼)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蛔蟲攢心, 合眼撲手, 心悶。

【用法用量】每服1錢, 以水1小盞,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聖惠》卷九十二

《外台》卷十六引《刪繁方》:貫眾散

【處方】貫眾(大者)3枚(切, 熬), 幹漆3兩(熬), 吳茱萸50粒, 蕪荑(熬)4分, 胡粉(熬)4分, 槐皮(燒)4分,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40枚(去皮尖, 熬, 研)。

【制法】上為末, 和胡粉研。

【功能主治】腎熱,

四肢腫急, 蟯蟲生於腎中為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醫學正傳》引作“千金散”。

【摘錄】《外台》卷十六引《刪繁方》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