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砂炒

砂炒是炒制方法之一。 將淨制或切制後的藥物與熱砂共同拌炒的炮製方法。 亦稱砂燙。 適用於質地堅硬或有毒、有腥臭氣味以及表面有絨毛需除去的藥物。 目的是通過高溫及掩埋翻炒, 使藥物受熱均勻, 質變酥脆, 易於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以增強療效, 便於調劑和製劑。 砂炒火力強, 傳熱快, 藥物的某些毒性成分結構改變或破壞, 可降低毒性;也可使藥物表面的絨毛等非藥用部位除去, 潔淨藥物, 並有矯臭矯味等作用。 其操作方法是取潔淨的中粗河砂置鍋內, 以武火加熱至滑利, 容易翻動時, 投入藥物,

不斷用砂掩埋, 翻動, 至藥物外表呈黃色或較原色加深, 質地酥脆或鼓起時取出, 篩去砂, 放涼, 或趁熱投入醋中略浸, 取出, 乾燥。 砂的用量以能掩蓋所加藥物為度。

砂炒所用的河砂一般為中粗河砂, 經過篩沖洗, 乾燥即使用。 也可加入1%~2%的食用植物油拌炒至油煙散盡, 砂的色澤均勻加深發亮時放置備用。 此時稱為油砂。 後者炒藥時不沾藥, 溫度高, 炒出來的藥物色澤金黃, 品質較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