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隔礬灸, 在清代吳亦鼎所撰之《神灸經綸》一書中, 有關於本法的載述。
【操作方法】
取皂礬500g(煆), 穿山甲3g(煆存性), 木鱉子8g(煆存性), 乳香、沒藥各5g。 上藥共研為細末, 儲瓶備用。 施灸時取上藥末適量, 用涼水調和製成餅狀, 貼於患處, 上置黃豆大艾炷灸之。 每次灸3~4壯。
【主治病證】
外痔及痔漏等。
【概述】
隔礬灸, 在清代吳亦鼎所撰之《神灸經綸》一書中, 有關於本法的載述。
【操作方法】
取皂礬500g(煆), 穿山甲3g(煆存性), 木鱉子8g(煆存性), 乳香、沒藥各5g。 上藥共研為細末, 儲瓶備用。 施灸時取上藥末適量, 用涼水調和製成餅狀, 貼於患處, 上置黃豆大艾炷灸之。 每次灸3~4壯。
【主治病證】
外痔及痔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