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成煉鐘乳粉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成煉鐘乳粉

【炮製】鐘乳不拘多少, 上取韶州者, 無問厚薄, 但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 唯黃、赤兩色不任用。 欲煉亦不限多少, 置鐘乳于金、銀器中, 即以大鐺中著水, 沉金、銀器于鐺水中煮之, 常令如魚眼沸, 水減即添。

若薄乳, 三日三夜即得, 若粗肥厚管者, 即七日七夜, 候乳色變黃白即熟。 如疑生, 更煮, 滿十日最佳。

煮訖出金、銀碗, 其鐺內煮乳黃濁水棄之, 勿令人服, 服必損人咽喉, 傷人肝肺, 令人頭痛, 兼複下利不止。 其有犯者, 食豬肉即愈。 棄此黃水訖, 更著清水, 准前更煮, 經半日許即出之,

其水色清不變即止, 乳無毒矣。 即於瓷缽中, 用玉錘著水研之。

其缽及錘須夾白練袋, 籠口稍長作之, 使錘得轉, 兼通上下, 每日著水攪令勻調, 勿使著錘缽, 即封系練袋, 自作字記, 勿使人開, 一即免纖塵入中, 二即免研人竊吃(研覺乾澀, 即是水盡, 即更添水, 常令如稀米泔狀, 乳細者皆浮在上, 粗者沉在下, 複繞錘缽四邊研之, 不及者即粗細不勻。 為此, 每日須一開或二開, 攪括令勻, 勿使著錘, 即得勻熟, 免有粗細。 研至四、五日, 狀若乳汁, 研揩視之, 狀如書中白魚膩即成。 自然光白, 便以水洗之, 不隨水落者即熟。 若得水而落者即未成, 更須研之, 以不落為限。

熟訖, 澄取曝乾。

【功能主治】主五勞七傷, 咳逆上氣, 治寒嗽, 通音聲, 明目益精, 安五臟, 通百節,

利九竅, 下乳汁, 益氣補虛損, 療腳弱疼冷, 下焦傷竭, 強陰。

久服延年益壽, 好顏色, 不老, 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稱半兩, 分為三服, 用溫酒調下, 空腹服, 更量病輕重增減。

【備註】兼可合和為鐘乳圓散。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局方》卷五:成煉鐘乳粉

【處方】鐘乳粉不拘多少。

【制法】上取韶州者, 無問厚薄, 但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 唯黃赤兩色不任用。 欲煉亦不限多少, 置鐘乳于金銀器中, 即以大鐺中著水, 沉金銀器于鐺水中煮之, 常令如魚眼沸, 水減即添。 若薄乳, 3日3夜即得, 若粗肥厚管者, 即7日7夜, 候乳色變黃白即熟。 如疑生, 更煮, 滿10日最佳。 煮訖出金銀碗, 其鐺內煮乳黃濁水棄之, 勿令人服, 服必損人咽喉, 傷人肝肺, 令人頭痛, 兼複下利不止。

其有犯者, 食豬肉即愈。 棄此黃水訖, 更著清水, 准前更煮, 經半日許即出之, 其水色清不變即止, 乳無毒矣。 即於瓷缽中, 用玉錘著水研之。 其缽及錘須夾白練袋, 籠口稍長作之, 使錘得轉, 兼通上下, 每日著水攪令勻調, 勿使著錘體, 即封系練袋, 自作字記, 勿使人開, 一即免纖塵入中, 二即免人竊吃。 研覺乾澀, 即是水盡, 即更添水, 常令如稀米泔狀, 乳細者皆浮在上, 粗者沉在下, 複繞錘體四邊研之, 不及者即粗細不勻。 為此, 每日須一開或二開, 攪括令勻, 勿使著錘, 即得勻熟, 免有粗細。 研至4-5日, 狀若乳汁, 研揩視之, 狀若書中白魚膩即成。 自然光白, 便以水洗之, 不隨水落者即熟。 若得水而落者即未成, 更須研之, 以不落為限。 熟訖, 澄取曬乾。

【功能主治】通音聲, 明目益精, 安五臟, 通百節, 利九竅, 下乳汁, 益氣補虛損, 強陰, 久服延年益壽, 好顏色, 不老, 令人有子。 主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每服稱半兩, 分為3服, 空腹用溫酒調下, 更量病輕重增減。 兼可合和為鐘乳丸散。

【摘錄】《局方》卷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