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蒼耳丸

《聖惠》卷二十四:蒼耳

【處方】蒼耳葉不拘多少(陰乾)。

【制法】上為末, 用5兩, 取粟米2合, 煮作粥, 即研粥如膏。 即用莨菪子, 淘去浮者, 炒令黃黑色, 搗細羅為末, 用1兩, 都相和令勻, 為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鬁瘍風。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空心溫酒送下, 晚食前再服。

【摘錄】《聖惠》卷二十四

《聖惠》卷六十九:蒼耳丸

【別名】蒼耳子丸

【處方】蒼耳子2兩,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2兩, 白蒺藜2兩(微炒去刺), 蟬殼1兩(微炒)。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風瘙, 皮膚生隱疹, 癢痛, 或有細瘡。

【用法用量】蒼耳子丸(《普濟方》卷三一七)。

【摘錄】《聖惠》卷六十九

《朱氏集驗方》卷二:蒼耳丸

【處方】蒼耳草子、根、莖皆可用。

【制法】上銼, 焙乾, 為末, 酒煮麵糊為丸。

【功能主治】久瘧不愈。

【用法用量】不拘時候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