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砂仁、紅豆、橘紅、丁皮(如無, 以丁香代)、茅術、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肉桂的功效與作用、三棱、莪術、沉香、枳殼(炒)、青皮(炒)、麥芽(炒)、肉果、木香、白蔻肉、蓽澄茄、丁香、草果、胡椒、巴霜。
【制法】上為末, 酒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用皂紅為衣。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大人11丸起, 15丸為止;小兒2-3歲者3丸, 7歲7丸, 11-12歲9丸。 或吐, 用姜湯送下;或磨積赤白痢, 用溫茶的功效與作用送下;秋夏止紅痢, 用香薷5錢,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錢, 小兒減半, 煎湯送下;大便不通, 用黃連1錢,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錢,
【注意】有孕不可用。
【摘錄】《證治寶鑒》卷八
《禦藥院方》卷四:化鐵丹【處方】烏梅的功效與作用8個(不去核),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16個(不去皮油), 胡椒48個, 青皮(不去白)半兩,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不去白)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醋的功效與作用麵糊為丸, 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沉積及內傷冷物, 心腹疼痛。 食積肚硬, 身熱渴瀉, 脾胃不和, 宿滯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5-7丸, 食後溫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水送下。 又增加蓽澄茄半兩、丁香2錢半, 服之更快。
【摘錄】《禦藥院方》卷四
《雞峰》卷二十五:化鐵丹【處方】管仲半兩, 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誤吞物在喉中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 新水調下;如是已吞下, 更用雞子清調藥, 即隨大便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五
《得效》卷十二:化鐵丹【處方】烏梅8個(取肉), 巴豆16粒(去殼), 青皮5錢(去瓤), 陳皮5錢(去白)。
【制法】上為末, 米糊為丸, 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飲食無度, 多食過飽, 飽後即睡, 食積肚硬帶熱, 渴瀉或嘔。
【用法用量】每服7丸, 米飲送下, 化鐵亦消。
【摘錄】《得效》卷十二
《袖珍》卷三:化鐵丹【別名】化鐵丸
【處方】香附子4兩(去毛, 通銼塊, 用巴豆30粒去殼膜, 研細, 熟水解浸香附透, 春3夏1秋5冬7, 取出用水灑, 曬乾, 只用1半香附子, 卻用後藥), 三棱1兩, 蓬莪術1兩,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醋煮透)1兩, 丁香半兩, 肉豆蔻(面裹煨)半兩,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1兩,
【制法】上為末, 醋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塊等積。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 空心姜湯送下。
【摘錄】《袖珍》卷三
《便覽》卷三:化鐵丹【處方】烏梅8個, 巴豆16個, 胡椒48個, 青皮5錢, 陳皮5錢, 丁香2錢, 木香2錢, 蘿蔔子1兩。
【制法】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積聚。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壯人21丸, 小人、弱人15丸, 鹽酒送下;心疼, 醋湯送下;噁心, 姜湯送下。
【摘錄】《便覽》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