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白丁香(臘月收者尤佳, 水飛, 稱)25克 揀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0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 銼一指許)30克 新柳枝(方3釐米者)3片
【制法】上四味, 用新水1.5升, 雪水更妙, 春、秋兩三時, 冬月一宿, 於銀、石器內熬至900毫升, 濾去滓, 另用蜜500克, 密陀僧少許研極細末, 入蜜攪勻另熬, 以無漆匙撩點, 下蜜中急攪, 候沸湯定, 一人攪蜜, 一人旋又攪藥汁, 都下在內攪勻, 再熬三兩沸, 色稍變, 用新綿重濾去滓, 盛器內。
【功能主治】治眼目外障。
【用法用量】點眼如常。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煙霞聖效方》:複明膏【處方】黃連(去須、土)防風(去蘆頭)黃丹(水飛)各30克 訶子1對(去核用皮)白丁香60克(水飛)柳、桃枝各120克(銼碎)蜜500克(用舊蔥同煎,
【制法】上藥先將黃連等五味, 用水2升, 於砂鍋內熬至水欲藥平, 綿濾過, 用蜜再熬數沸, 後下黃丹滴水不散, 土內埋一二日, 去其火毒。 製成膏。
【功能主治】治雲翳瘀肉攀睛, 及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外用點眼。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煙霞聖效方》
《古今醫統》卷六十一:複明膏【處方】制甘石坯子150克 黃丹30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青鹽 乳香 沒藥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硼砂6克 珍珠1.5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0.9克 白蘞4.5克 海螵蛸 黃連粉 黃柏粉 蕤仁粉各15克 好蜜120克
【制法】上藥各制,
【功能主治】治眼目一切翳膜。
【用法用量】每以新汲水磨點四眥。
【摘錄】《古今醫統》卷六十一
《丹台玉案》卷三:複明膏【處方】川黃連2.5千克(煎極濃, 去滓)秋梨的功效與作用10千克(取汁)
【制法】二汁同雪水熬成膏, 入熟蜜500克, 人乳1.25毫升, 羊膽汁250毫升, 和勻, 曬微幹成餅。
【功能主治】治一切翳障, 並時行眼疾。
【用法用量】用井花水磨點眼睛。
【摘錄】《丹台玉案》卷三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複明膏【處方】黃連1斤(洗淨, 去須, 銼), 當歸半斤(洗淨, 擘開腹兒), 訶子3兩(洗淨, 捶碎), 黃柏3兩(去粗皮)。
【制法】上4味, 以臘水1大桶, 瓷器內浸15日, 入銅鍋內熬至數10沸, 濾去滓;爐甘石半斤, 桑柴火煆7次,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日可點30-50次, 若腫時歇1-2日再點。 以效為度。
【摘錄】《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
《玉案》卷三:複明膏【處方】川黃連5斤(煎極濃,
【制法】二汁同雪水熬成膏, 入熟蜜1斤, 人乳5碗, 羊膽汁1碗, 和勻, 曬微幹成餅。
【功能主治】一切翳障及時氣眼疾。
【用法用量】用井花水磨點。
【摘錄】《玉案》卷三
《聖濟總錄》卷一一一:複明膏【處方】馬牙消(研)1兩半, 酸漿草(幹者)5兩。
【制法】上於6月6日入童便浸, 于日中曬之, 夜或陰雨覆之, 晴即露之, 小便耗即旋添, 至7月初去酸漿草, 只空曬小便, 令幹, 收之, 別以新盆蓋藥, 埋淨地深可5寸, 至來年夏至前2日收之, 其霜飛上盆子蓋, 以烏雞毛掃取。
【功能主治】目障翳, 胬肉昏暗。
【用法用量】患者以1米粒大按於大眥頭。 避風。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煙霞聖效》:複明膏【處方】黃連(去須土)1兩, 防風(去蘆頭)1兩, 黃丹(水飛)1兩,
【制法】上先將黃連等5味, 用水4升, 砂鍋內熬至水欲藥平, 綿濾過, 同蜜再熬數沸, 後下黃丹滴水不散, 土內埋1-2日, 去其火毒。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雲翳瘀肉攀睛, 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點眼。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煙霞聖效》
《醫學正傳》卷五:複明膏【處方】人參1錢5分, 川歸1錢5分, 硼砂(生, 研)1錢5分, 青鹽1錢, 乳香(另研)1錢, 沒藥(另研)1錢, 蘆薈1錢, 珍珠5分, 麝香5分(後加), 黃丹1兩(水飛, 炒), 海螵蛸5錢(炒), 黃連4錢(炒), 黃柏6錢, 赤爐甘石(淬數次)、白沙蜜半斤, 蕤仁5錢(去殼), 白蘞1錢5分。
【制法】上各研為極細末, 先將白蜜煎沸, 掠去沫再熬, 滴水中沉碗底不散可用, 然後入前藥末, 略沸攪勻, 瓷罐收貯。
【功能主治】去翳膜。主
【用法用量】日3-5次點之。效。
【摘錄】《醫學正傳》卷五
【功能主治】去翳膜。主
【用法用量】日3-5次點之。效。
【摘錄】《醫學正傳》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