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導痰丸

《活人方》卷二:導痰丸

【處方】黑醜3兩, 枳實1兩5錢, 橘紅1兩5錢, 朴消3錢, 生礬2錢5分, 枯礬2錢5分, 牙皂1錢5分。

【制法】濃蘿蔔汁為丸, 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導利。 主停痰積飲, 隱僻難除, 形神壯健、正氣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 早空心以姜湯送下。

【摘錄】《活人方》卷二

《丹溪心法》卷二:導痰丸

【別名】導飲丸

【處方】吳茱萸3錢(制),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滑石7錢半, 蒼術(泔浸)1兩。

【制法】上為末, 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導飲丸(《丹溪治法心要》卷二)。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驗良方》:導痰丸

【處方】天南星半斤,

大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不銼)半斤, 白明礬半斤,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半斤(洗淨, 切作片), 豬牙皂角的功效與作用4兩(銼碎。 上五味用瓦罐以水浸過為度, 煮幹令透, 去白礬、生薑、皂角, 止取南星、半夏銼焙, 同後藥同研為末), 真紫蘇子4兩, 蘿蔔子4兩, 麥糵4兩(並炒), 糖球子4兩(去核, 即山果子, 又名猴楂)。

【制法】上為末, 麵糊為丸。

【功能主治】痰飲氣滯, 胸膈不利, 喘咳氣促, 脅肋滿脹, 咳嗽多痰, 鼻塞稠涕, 氣不升降, 胸膈痞結。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 淡姜湯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驗良方》

《醫學綱目》卷二十一引《玄珠經》:導痰丸

【處方】半夏6兩(分作3處:1分礬水浸, 1分肥皂角為末水浸, 1分用巴豆的功效與作用百粒同水煎。 上余藥在下,

半夏在上, 浸至10-15日, 時時動水, 令2藥相透, 冷相合1處, 揀去巴豆、皂角、慢火煮幹, 取半夏切碎曬乾), 甘遂(制)2兩, 百藥煎2兩, 僵蠶1兩, 全蠍2兩。

【制法】上為末, 用揀出皂角煉膏為丸;如硬, 再入糊, 令得所。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 實者25丸。

【摘錄】《醫學綱目》卷二十一引《玄珠經》

《普濟方》卷一○四:導痰丸

【處方】黑牽牛(生, 用頭末)3錢, 白礬(生用)1錢, 豬牙皂角(生用)2錢, 半夏少許, 南星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 冷水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行氣, 免患中風之疾。 主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 五更用溫茶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普濟方》卷一○四:導痰丸

【處方】枯白礬半兩, 僵蠶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癱瘓, 胸膈有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 生薑湯調下。

良久吐頑涎為效;未吐再進, 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

《魏氏家藏方》卷二:導痰丸

【處方】天南星4兩, 半夏4兩, 皂角半斤, 生薑1斤。

【制法】不得犯銅鐵器, 用水浸高3指許, 煮3遍, 逐旋煮水幹再添, 候3遍畢, 去生薑、皂角不用, 只用半夏、天南星為末, 生薑自然汁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 以熟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