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釣藤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浸洗七遍, 薄切, 焙乾)麥門冬(略用水泡, 去心)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茯神(去木)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去萼、梗)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股)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7.5克(炙)石膏30克(生)
【制法】上藥為粗末。
【功能主治】清頭目。 主肝厥頭暈。
【用法用量】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 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7片, 煎至180毫升, 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二
《嬰童百問》卷二:釣藤散【處方】釣藤勾9克 蟬蛻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 蠍尾 人參各15克 麻黃(去節)僵蠶(炒)甘草(炙)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不拘多少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慢驚未發, 神倦要睡, 吐舌搖頭, 面青, 毛髮豎直, 吐乳作腥, 額上有汗, 由吐後胃虛生風所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寒多, 加附子末1.5克。
【摘錄】《嬰童百問》卷二
《直指小兒》卷四:釣藤散【別名】鉤藤散
【處方】釣藤1錢, 茯神1錢, 茯苓1錢, 川芎1錢,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 木香1錢, 甘草(炙)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夜啼, 小兒髒冷。
【用法用量】鉤藤散(《丹溪心法》卷五)。
其或心熱而煩啼, 必有臉紅舌白, 小便赤澀之證, 釣藤散去當歸、木香加朱砂末1錢, 研和, 每服1錢, 木通煎湯調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四
《本事》卷二:釣藤散【處方】釣藤半兩, 陳皮(去白)半兩, 半夏(湯浸,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清頭目。 主肝厥頭暈。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婦人良方》引作“鉤藤散”。
【摘錄】《本事》卷二
《幼幼新書》卷九引《王氏手集》:釣藤散【處方】釣藤2錢, 人參2錢, 白茯苓2錢, 川芎2錢, 蠍(炙)2錢, 白僵蠶(炒)2錢, 甘草(炙)2錢, 羌活、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天南星、半夏(2味薑制)。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虛風化涎, 牙關緊, 急慢驚風。
【用法用量】方中羌活、黃芩、天南星、半夏用量原缺。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王氏手集》
《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聚寶方》(古籍本):釣藤散【處方】釣藤1兩, 史君子7個, 白僵蠶(直)7個, 幹蠍7個,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風熱, 驚熱, 疳熱, 潮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原書人衛本作“鉤藤散”。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聚寶方》(古籍本)
《幼幼新書》卷九引《石壁經》:釣藤散【處方】釣藤、天竺黃、犀角屑、蟬退、甘遂(煨)、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 金銀薄荷的功效與作用煎湯調下, 1日4次。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石壁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