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朱砂(令研)白附子(炮)牛黃 天南星(炮)各30克 全蠍(炒)15克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炒)4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30克 硼砂30克 龍腦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各少許
【制法】上為末, 和勻, 薄糊為丸, 如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主嬰孩小兒急驚風候傳入慢驚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金銀薄荷的功效與作用煎湯化下。
【摘錄】《活幼口議》卷十四
《傷科補要》卷四:保命丹【處方】巴豆的功效與作用霜3克(去油)黑醜3克 大黃3克 血竭1.5克 朱砂3克 麝香0.6克
【制法】共為末, 酒漿為丸, 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壯人服1.5克, 虛人0.9克, 小兒0.6克, 俱用陳酒送下。
【摘錄】《傷科補要》卷四
《儒門事親》卷十五:保命丹【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5兩, 麻子仁2兩(炒, 去皮), 幹地黃2兩, 瓜蔞子(炒)2兩,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2兩,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3兩, 幹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3兩, 大豆黃卷1升(煮去沫), 黑附子2兩(1兩生用, 1兩炮去皮心用之), 白茯苓2兩5錢, 茯神2兩5錢, 地骨皮(去粗皮)2兩5錢, 蔓荊子(煮熟用)2兩5錢,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用)2兩5錢, 麥門冬(炒, 去心用)2兩5錢, 地膚子(蒸7遍)2兩5錢, 黍米(作粉)2兩5錢, 粳米的功效與作用(作粉)2兩5錢, 白糯米(作粉)2兩5錢, 天門冬(去心)2兩5錢, 車前子(蒸)2兩5錢,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煮3遍)2兩5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辟穀絕食。 主
【用法用量】各揀選精粹者, 臘月內合者妙, 他時不可合, 日月交蝕不可合。 如合時, 須揀好日, 淨室焚香, 志心修合。 又將藥末用蠟1斤半, 濾去滓, 白蜜1斤, 共2斤半, 一處溶開, 和勻, 微加酥油, 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 服至5日。 如來日服藥, 隔宿先吃糯米一頓, 粳米、白麵皆可, 次日空心用糯米粥飲送下。 如路行人服, 遇好食吃不妨, 要止便止。 如吃些小蒸餅, 嚼爛咽。 或吃乾果子以助藥力, 不吃更妙。 日後退下藥來, 於長流水中洗淨再服。 可百年不饑矣。
【注意】忌鹽、醋的功效與作用。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袖珍》卷一引《聖惠》:保命丹【別名】朱砂丸
【處方】辰砂1兩, 麝香(另研)1兩, 川烏頭(去皮尖)1兩, 大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生)1兩, 鳳凰台3錢, 雄黃5錢。
【制法】上為末和勻, 熟棗肉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傷風, 目瞪口噤不語, 手足搐搦, 項筋強急, 不能轉側, 發則不識人。
【用法用量】每服1-2丸, 冷水送下。 以吐為度。
【摘錄】《袖珍》卷一引《聖惠》
《直指附遺》卷三引《千金》:保命丹【處方】朱砂1兩, 珍珠2錢, 南星1兩, 麻黃(去根節)半兩, 白附子(炮)半兩, 雄黃半兩, 龍腦半兩, 琥珀3錢, 僵蠶(炒)1兩, 犀角(鎊)1兩, 麥門冬(去心)1兩, 枳殼1兩, 地骨皮1兩, 神曲1兩, 茯神1兩,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1兩, 人參1兩,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兩, 金箔1薄片, 牛黃3錢, 天麻半兩, 腦子少許, 麝香少許, 膽礬半兩, 牙消4錢, 毫車1兩, 天竺黃1兩,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 甘草1兩, 桔梗1兩, 白術1兩, 升麻1兩, 蟬退半兩,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兩, 荊芥2兩。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諸風瘓疭, 不能語言, 心忪健忘, 恍惚去來, 頭目暈眩, 胸中煩鬱, 痰涎壅塞, 抑氣攻心, 精神昏憒;心氣不足, 神志不定, 驚恐怕怖, 悲憂慘蹙, 虛煩少睡, 喜怒不時, 或發狂癲, 神情昏亂;及小兒驚癇, 驚風抽搐不定;及大人暗風, 並羊癲、豬癲發叫。
【用法用量】每服1丸, 薄荷湯化下, 不拘時候。 更加川烏(炮, 去皮臍)、姜制半夏、白芷、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1兩;豬牙皂1兩, 和前藥丸服, 尤妙。
【注意】忌豬、羊、蝦、核桃的功效與作用動風引痰之物及豬羊血。
【摘錄】《直指附遺》卷三引《千金》
《傷科匯纂》卷七:保命丹【處方】川烏2兩2錢, 草烏2兩2錢半(均用泔水浸去皮), 大黃1兩, 五靈脂1兩,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5錢, 木香5錢, 細辛5錢,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5錢, 延胡5錢, 三棱5錢, 莪術5錢,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龍眼大, 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接骨入臼。 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若病重與壯者服1丸, 病輕與老弱者服半丸, 陳酒和童便化下。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普濟方》卷三七二:保命丹【別名】保命丸
【處方】牛黃1分, 朱砂(穎塊上茅者)1分, 羌活1分, 木香1分, 麝香4銖, 巴豆(和皮醋炙10沸, 去皮, 不出油使)3個, 附子(火炮去皮)半個, 蠍梢50個(生薄荷4個碎切同炒, 令炒幹, 去薄荷不用)。
【制法】上先將蠍梢、附子、羌活3味為末, 再將眾藥於乳缽內研如飛塵, 以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天釣,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聲,發歇多驚,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濃煎薄荷湯送下1丸。蓋衣被得汗,便效。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二
《解圍元藪》卷三:保命丹【處方】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皮4兩,荊芥穗4兩,羌活4兩,蒺藜4兩,胡麻4兩,明天麻4兩,風藤4兩,元參4兩,獨活4兩,連翹4兩,白芷4兩,厚樸的功效與作用4兩,紫萍4兩,牛膝4兩,蒼術3兩,烏藥3兩,槁本3兩,麻黃3兩,甘草3兩,紅花3兩,蒼耳子3兩,川芎3兩,升麻3兩,薄荷3兩,半夏3兩,牛蒡子3兩,木瓜的功效與作用3兩,僵蠶3兩,桔梗3兩,大黃3兩,蒲黃3兩,巴戟3兩,防風3兩,萆薢3兩,蟬殼3兩,牙皂3兩,全蠍3兩,續斷3兩,蔓荊子3兩,石斛的功效與作用2兩,甘松1兩,猴薑1兩,菖蒲1兩,草烏1兩,貝母1兩,木香1兩,檀香1兩,沉香1兩,銀柴胡1兩,柏子仁1兩,朱砂1兩,乳香1兩,沒藥1兩,遠志1兩,元明粉1兩,血竭1兩,雄黃1兩,麝香1錢半,牛黃1錢,秋石1兩5錢,黃芽2兩。
【制法】上為末,用甘草膏和陳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般風證。
【用法用量】每服80丸,酒送下,每日3次。
手足攣痛,加葳蕤半斤,香蛇1條;陽痿,加仙靈脾6兩;身浮腫,加白花蛇1條,紫萍8兩;黑斑,加廣陵香、地骨皮、血見愁各4兩;眼赤爛,加珠粉、知母、胡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各4兩;破音,加木通12兩,訶子6兩。
【摘錄】《解圍元藪》卷三
《醫統》卷三十二:保命丹【別名】保命丸
【處方】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3兩,皂礬1斤,紅棗1斤(煮熟去核),大麥芽(炒)1斤半,香附子1斤。
【制法】先將蓯蓉、皂礬2味入罐煆煙盡,和餘藥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蜘蛛蠱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好酒送下,1日3次。
【摘錄】《醫統》卷三十二
《醫學入門》卷六:保命丹【處方】全蠍14個,防風2錢,南星2錢,蟬退2錢,僵蠶2錢,天麻2錢,琥珀2錢,白附子1錢,辰砂1錢,麝香5分(一方加羌活)。
【制法】上為末,粳米飯為丸,如皂子大,金箔10片為衣。
【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初生兒臍風撮口,夜啼,胎驚,內釣,肚腹堅硬,目竄上視,手足搐掣,角弓反張,痰涎壅盛,一切急驚及慢驚尚有陽症者。
【用法用量】初生兒半丸,乳汁化下;10歲以上兒2丸,鉤藤、燈心煎湯或薄荷、金銀煎湯化下;如天釣,加犀角、天漿子,雄豬膽汁為丸,井水調化1丸,入鼻內令嚏,次以鉤藤煎湯調服。
有熱,加牛黃、片腦。
【摘錄】《醫學入門》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命丹【處方】天麻5錢,郁金5錢,全蠍(去尾)5錢,防風3錢,甘草3錢,青黛3錢,白附子(炒)5錢,僵蠶(薑汁炒)5錢,薄荷5錢,大半夏(炒,滾湯浸,曬乾;又用薑汁浸,曬乾,又炒)1兩,南星(制同上)1兩,辰砂(飛)5錢(為衣),麝香5分,鉤藤2錢,牛黃2錢,蟬退5錢,茯神5錢,桔梗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發熱。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薄荷、牛黃後原均脫“各”字,據《準繩·幼科》補。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魯府禁方》卷三:保命丹【處方】朱砂1錢,郁金1錢,天麻1錢,防風2錢,粉草2錢,僵蠶(炒去絲)2錢,白附子2錢,青黛2錢,薄荷2錢,南星(制同下)2錢,半夏(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浸2日,銼碎)2錢,麝香少許,全蠍(去尾尖)1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子大。
【功能主治】驚風發熱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燈心、薄荷湯送下。
【摘錄】《魯府禁方》卷三
《簡明醫彀》卷三:保命丹【處方】吳茱萸(揀淨)1斤(分4份煮,酒、米醋、鹽水、童便各浸1宿,曬,焙乾),澤瀉的功效與作用2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薄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臍下,搐痛,以致悶亂。或陰間癢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簡明醫彀》卷三
《玉案》卷六:保命丹【處方】大蟬2只(剖開),砂仁5錢,胡黃連5錢(裝入縫好,外以泥裹,煆紅取出),皂角2枚(煆灰存性),蛤粉3錢,麝香3分,使君子肉1兩。
【制法】上為末,以神曲打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諸般疳積。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薑湯送下。
【摘錄】《玉案》卷六
《直指小兒》卷二:保命丹【處方】全蠍(焙)、蟬殼、直僵蠶(微炒)、天麻、犀角、天漿子(有子者)、白附子、南星(炮)、青黛、朱砂、川薑黃各等分,麝少許。
【制法】上為末,雄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天釣;驚風。
【用法用量】先將井水調開1丸,入鼻令嚏;次以鉤藤煎湯調服。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梅氏驗方新編》卷六:保命丹【處方】白頭地龍24條(童便制),石蟹3只(酒制),土狗12個(蔥汁制),水蛭的功效與作用6條(醋制),地鱉蟲360個(薑汁制),乳香1兩,沒藥1兩,血竭1兩,天雷石(醋制7次)1兩(須預製去火毒)。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定痛散血。主筋骨損傷,無分經絡。
【用法用量】每服1丸,胡桃、紅花煎酒磨化送下。
【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雞峰》卷二十七:保命丹【處方】滑石1兩,縮砂1兩,青黛1兩,山梔子1兩,白茯苓1兩,草龍膽1兩,寒水石1兩,甘草1兩,管仲1兩,黃芩1兩,幹葛1兩,大豆(以上生用)1兩,益智半兩,地黃(生幹者)半兩,大黃半兩,山豆根半兩,桔梗半兩,紫河車半兩,馬勃半兩,薄荷半兩,黃藥子半兩,花粉半兩,百藥煎半兩,蘭根(上生用)半兩。
【制法】上藥各揀擇令潔淨,為末,用生蜜為丸,如雞頭子大,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化解諸毒。主一切諸毒,並瘴疫、久年暑積、咽喉不利之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新水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七
《續本事》卷十:保命丹【處方】虎睛1對(將瓦上安之,以瓦蓋定,慢火逼幹),箭頭朱砂半兩,蜈蚣的功效與作用2條(去頭尾、赤腳者),麝半錢,全蠍半錢,天麻1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瓦罐貯之,又入腦、麝窨定。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四肢逆冷,眼張口噤,流涎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急驚風,薄荷蜜湯化下;慢驚風,薄荷湯化下。
【摘錄】《續本事》卷十
《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保命丹【處方】牛黃2錢,辰砂2錢,麝香半錢,腦子1錢,乳香1錢,五靈脂1錢,鐵粉1錢,代赭石1錢,全蠍1錢半,蜈蚣1條,附子(炮)半兩,僵蠶(炒)半兩,蛇含石(煆,醋淬3次)半兩。
【制法】上為末,白麵糊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作不定,涎盛氣急,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3歲兒1丸,薄荷湯磨下。病退常服,永除根。
【摘錄】《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
《良朋彙集》卷六:保命丹【處方】大個無油南星2兩(煨),硼砂6錢(淨),白僵蠶2兩(薑汁浸炒),茯神(去皮)6錢,蟬退(去頭足翅,淨)1兩,白礬1兩(火枯),天龍4條(酒煮,即蜈蚣也),麝香1錢,全蠍(去尾毒,淨用)3兩(糯米炒黃為度,去米),遠志(去骨,淨肉)1兩(用甘草1節同煮過,去甘草),豬牙皂角2兩(打碎,煎濃汁),大粒朱砂5錢(另研,為衣)。
【制法】上先將南星煨,以皂角汁淬10數次,餘皂角汁留煮米糊;以前藥俱為末,為丸如龍眼大,以朱砂為衣,陰乾。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壅盛,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睡中驚跳,哭泣叫喊,偏搐斜目,面青臉赤,兩眼直視,手足搐搦,天釣客忤,搖頭上竄,一切風痰。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薄荷、燈心、金銀環子同煎,湯浸磨化,臨時以火上頓溫與服。
【摘錄】《良朋彙集》卷六
以蒸餅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小兒天釣,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聲,發歇多驚,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濃煎薄荷湯送下1丸。蓋衣被得汗,便效。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二
《解圍元藪》卷三:保命丹【處方】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皮4兩,荊芥穗4兩,羌活4兩,蒺藜4兩,胡麻4兩,明天麻4兩,風藤4兩,元參4兩,獨活4兩,連翹4兩,白芷4兩,厚樸的功效與作用4兩,紫萍4兩,牛膝4兩,蒼術3兩,烏藥3兩,槁本3兩,麻黃3兩,甘草3兩,紅花3兩,蒼耳子3兩,川芎3兩,升麻3兩,薄荷3兩,半夏3兩,牛蒡子3兩,木瓜的功效與作用3兩,僵蠶3兩,桔梗3兩,大黃3兩,蒲黃3兩,巴戟3兩,防風3兩,萆薢3兩,蟬殼3兩,牙皂3兩,全蠍3兩,續斷3兩,蔓荊子3兩,石斛的功效與作用2兩,甘松1兩,猴薑1兩,菖蒲1兩,草烏1兩,貝母1兩,木香1兩,檀香1兩,沉香1兩,銀柴胡1兩,柏子仁1兩,朱砂1兩,乳香1兩,沒藥1兩,遠志1兩,元明粉1兩,血竭1兩,雄黃1兩,麝香1錢半,牛黃1錢,秋石1兩5錢,黃芽2兩。
【制法】上為末,用甘草膏和陳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般風證。
【用法用量】每服80丸,酒送下,每日3次。
手足攣痛,加葳蕤半斤,香蛇1條;陽痿,加仙靈脾6兩;身浮腫,加白花蛇1條,紫萍8兩;黑斑,加廣陵香、地骨皮、血見愁各4兩;眼赤爛,加珠粉、知母、胡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各4兩;破音,加木通12兩,訶子6兩。
【摘錄】《解圍元藪》卷三
《醫統》卷三十二:保命丹【別名】保命丸
【處方】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3兩,皂礬1斤,紅棗1斤(煮熟去核),大麥芽(炒)1斤半,香附子1斤。
【制法】先將蓯蓉、皂礬2味入罐煆煙盡,和餘藥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蜘蛛蠱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好酒送下,1日3次。
【摘錄】《醫統》卷三十二
《醫學入門》卷六:保命丹【處方】全蠍14個,防風2錢,南星2錢,蟬退2錢,僵蠶2錢,天麻2錢,琥珀2錢,白附子1錢,辰砂1錢,麝香5分(一方加羌活)。
【制法】上為末,粳米飯為丸,如皂子大,金箔10片為衣。
【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初生兒臍風撮口,夜啼,胎驚,內釣,肚腹堅硬,目竄上視,手足搐掣,角弓反張,痰涎壅盛,一切急驚及慢驚尚有陽症者。
【用法用量】初生兒半丸,乳汁化下;10歲以上兒2丸,鉤藤、燈心煎湯或薄荷、金銀煎湯化下;如天釣,加犀角、天漿子,雄豬膽汁為丸,井水調化1丸,入鼻內令嚏,次以鉤藤煎湯調服。
有熱,加牛黃、片腦。
【摘錄】《醫學入門》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命丹【處方】天麻5錢,郁金5錢,全蠍(去尾)5錢,防風3錢,甘草3錢,青黛3錢,白附子(炒)5錢,僵蠶(薑汁炒)5錢,薄荷5錢,大半夏(炒,滾湯浸,曬乾;又用薑汁浸,曬乾,又炒)1兩,南星(制同上)1兩,辰砂(飛)5錢(為衣),麝香5分,鉤藤2錢,牛黃2錢,蟬退5錢,茯神5錢,桔梗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發熱。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薄荷、牛黃後原均脫“各”字,據《準繩·幼科》補。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魯府禁方》卷三:保命丹【處方】朱砂1錢,郁金1錢,天麻1錢,防風2錢,粉草2錢,僵蠶(炒去絲)2錢,白附子2錢,青黛2錢,薄荷2錢,南星(制同下)2錢,半夏(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浸2日,銼碎)2錢,麝香少許,全蠍(去尾尖)1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子大。
【功能主治】驚風發熱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燈心、薄荷湯送下。
【摘錄】《魯府禁方》卷三
《簡明醫彀》卷三:保命丹【處方】吳茱萸(揀淨)1斤(分4份煮,酒、米醋、鹽水、童便各浸1宿,曬,焙乾),澤瀉的功效與作用2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薄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臍下,搐痛,以致悶亂。或陰間癢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簡明醫彀》卷三
《玉案》卷六:保命丹【處方】大蟬2只(剖開),砂仁5錢,胡黃連5錢(裝入縫好,外以泥裹,煆紅取出),皂角2枚(煆灰存性),蛤粉3錢,麝香3分,使君子肉1兩。
【制法】上為末,以神曲打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諸般疳積。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薑湯送下。
【摘錄】《玉案》卷六
《直指小兒》卷二:保命丹【處方】全蠍(焙)、蟬殼、直僵蠶(微炒)、天麻、犀角、天漿子(有子者)、白附子、南星(炮)、青黛、朱砂、川薑黃各等分,麝少許。
【制法】上為末,雄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天釣;驚風。
【用法用量】先將井水調開1丸,入鼻令嚏;次以鉤藤煎湯調服。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梅氏驗方新編》卷六:保命丹【處方】白頭地龍24條(童便制),石蟹3只(酒制),土狗12個(蔥汁制),水蛭的功效與作用6條(醋制),地鱉蟲360個(薑汁制),乳香1兩,沒藥1兩,血竭1兩,天雷石(醋制7次)1兩(須預製去火毒)。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定痛散血。主筋骨損傷,無分經絡。
【用法用量】每服1丸,胡桃、紅花煎酒磨化送下。
【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雞峰》卷二十七:保命丹【處方】滑石1兩,縮砂1兩,青黛1兩,山梔子1兩,白茯苓1兩,草龍膽1兩,寒水石1兩,甘草1兩,管仲1兩,黃芩1兩,幹葛1兩,大豆(以上生用)1兩,益智半兩,地黃(生幹者)半兩,大黃半兩,山豆根半兩,桔梗半兩,紫河車半兩,馬勃半兩,薄荷半兩,黃藥子半兩,花粉半兩,百藥煎半兩,蘭根(上生用)半兩。
【制法】上藥各揀擇令潔淨,為末,用生蜜為丸,如雞頭子大,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化解諸毒。主一切諸毒,並瘴疫、久年暑積、咽喉不利之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新水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七
《續本事》卷十:保命丹【處方】虎睛1對(將瓦上安之,以瓦蓋定,慢火逼幹),箭頭朱砂半兩,蜈蚣的功效與作用2條(去頭尾、赤腳者),麝半錢,全蠍半錢,天麻1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瓦罐貯之,又入腦、麝窨定。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四肢逆冷,眼張口噤,流涎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急驚風,薄荷蜜湯化下;慢驚風,薄荷湯化下。
【摘錄】《續本事》卷十
《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保命丹【處方】牛黃2錢,辰砂2錢,麝香半錢,腦子1錢,乳香1錢,五靈脂1錢,鐵粉1錢,代赭石1錢,全蠍1錢半,蜈蚣1條,附子(炮)半兩,僵蠶(炒)半兩,蛇含石(煆,醋淬3次)半兩。
【制法】上為末,白麵糊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作不定,涎盛氣急,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3歲兒1丸,薄荷湯磨下。病退常服,永除根。
【摘錄】《永樂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嬰方》
《良朋彙集》卷六:保命丹【處方】大個無油南星2兩(煨),硼砂6錢(淨),白僵蠶2兩(薑汁浸炒),茯神(去皮)6錢,蟬退(去頭足翅,淨)1兩,白礬1兩(火枯),天龍4條(酒煮,即蜈蚣也),麝香1錢,全蠍(去尾毒,淨用)3兩(糯米炒黃為度,去米),遠志(去骨,淨肉)1兩(用甘草1節同煮過,去甘草),豬牙皂角2兩(打碎,煎濃汁),大粒朱砂5錢(另研,為衣)。
【制法】上先將南星煨,以皂角汁淬10數次,餘皂角汁留煮米糊;以前藥俱為末,為丸如龍眼大,以朱砂為衣,陰乾。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壅盛,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睡中驚跳,哭泣叫喊,偏搐斜目,面青臉赤,兩眼直視,手足搐搦,天釣客忤,搖頭上竄,一切風痰。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薄荷、燈心、金銀環子同煎,湯浸磨化,臨時以火上頓溫與服。
【摘錄】《良朋彙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