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消癘丸(《瘍醫大全》卷十八)。
【處方】元參(蒸)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煆, 醋的功效與作用研)貝母(去心, 蒸)各120克
【制法】共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滋陰, 化痰散結。 治肝腎陰號所致的瘰癘。
【用法用量】每服9克, 開水下, 日二服。
【備註】本方所治瘰癘, 是由肝腎陰虧, 肝火鬱結, 灼津為痰而成。 方中玄參清熱滋陰, 涼血散結;牡蠣軟堅散結;貝母清熱化痰。 三藥合用, 可使陰複熱除, 痰化結散, 使瘰癘自消。 亦可用於痰核, 癭瘤屬痰火結聚者。
【摘錄】《醫學心悟》卷四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消瘰丸【處方】牡蠣(煆)300克 生黃耆120克 三棱60克 莪術60克 朱血竭30克 生明乳香30克 生明沒藥30克 龍膽草60克 玄參90克 浙貝母60克
【制法】上藥十味, 共為細末, 蜜丸, 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軟堅, 健脾清肝, 通氣活血。 治肝膽椰火與痰涎凝結而成之瘰鬁。
【用法用量】每服9克, 用海帶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洗淨切絲, 煎湯送下, 日再服。
【備註】此方重用牡蠣、海帶以消痰軟堅, 為治瘰鬁之主藥。 恐脾胃弱者, 久服有礙, 故用黃耆、三棱、莪術以開胃健脾, 使脾胃強壯, 自能運化藥力, 以達病所。 且此證之根在於肝膽, 而三棱、莪術善理肝膽之鬱。 此證之成, 堅如鐵石, 三棱、莪術善開至堅之結。 又佐以血竭、乳香、沒藥, 以通氣活血, 使氣血毫無滯礙, 瘰鬁自易消散也。 而猶恐少陽之火熾盛,
【摘錄】《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