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候表現:病來急驟, 高熱, 抽風, 昏迷, 頸項強直, 劇烈頭痛, 狂躁不安, 皮膚發疹發斑;或見深度昏迷, 壯熱無汗, 呼吸不利, 喉間痰多, 二便俱閉, 舌紅, 苔黃膩, 脈數。
病因病機:本證來勢兇猛, 病情較重。 春溫伏毒引起者, 出現肝風內動, 風火相煽, 故高熱, 劇烈頭痛, 嘔吐頻繁。 熱灼氣營, 迫入血分故見發疹發斑, 皮膚有瘀點。 暑熱疫毒引起者, 出現表閉、竅閉、腑閉。 表閉則高熱無汗;竅閉則深度昏迷, 呼吸不利, 喉間痰多;腑閉則大便秘結, 小便不利。
治則治法:清氣涼營, 熄風開竅。
處方:清瘟敗毒飲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十一節驚風(章)
原文:氣營兩燔症狀病來急驟, 高熱, 抽風, 昏迷, 頸項強直, 劇烈頭痛, 狂躁不安, 皮膚發疹發斑;或見深度昏迷, 壯熱無汗, 呼吸不利, 喉間痰多, 二便俱閉, 舌紅, 苔黃膩, 脈數。 證候分析本證來勢兇猛, 病情較重。 春溫伏毒引起者, 出現肝風內動, 風火相煽, 故高熱, 劇烈頭痛, 嘔吐頻繁。 熱灼氣營, 迫入血分故見發疹發斑, 皮膚有瘀點。 暑熱疫毒引起者, 出現表閉、竅閉、腑閉。 表閉則高熱無汗;竅閉則深度昏迷, 呼吸不利, 喉間痰多;腑閉則大便秘結, 小便不利。 治法清氣涼營, 熄風開竅。 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本方清氣分、營分、血分之熱。 抽風不已者, 加羚羊角、石決明、鉤藤平肝熄風;神志昏迷者, 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