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脈極。 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 詳脈極條。
脈極
證名。 血脈虧損的疾患。 又稱血極。 《備急千金要方·心臟》:“凡脈極者, 主心也, 心應脈, 脈與心合, 心有病從脈起。 又曰, 以夏遇病為脈痹, 脈痹不已, 複感於邪, 內舍於心則食飲不為肌膚, 咳脫血色白不澤, 其脈空虛, 口唇見赤色。 ”常伴見面無血色, 頭髮脫落, 易怒, 言語不快, 驚跳不定等症。 治宜益氣養血, 用人參散、地黃湯、補榮湯等方。
又稱脈極。 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 詳脈極條。
脈極
證名。 血脈虧損的疾患。 又稱血極。 《備急千金要方·心臟》:“凡脈極者, 主心也, 心應脈, 脈與心合, 心有病從脈起。 又曰, 以夏遇病為脈痹, 脈痹不已, 複感於邪, 內舍於心則食飲不為肌膚, 咳脫血色白不澤, 其脈空虛, 口唇見赤色。 ”常伴見面無血色, 頭髮脫落, 易怒, 言語不快, 驚跳不定等症。 治宜益氣養血, 用人參散、地黃湯、補榮湯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