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出《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病症
①指舌上生瘡、腫痛不適。 如《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舌上生一瘡, 其狀若楊梅, 外症無寒無熱, 但作事煩心, 先以甘桔東加山梔;後服黃連解毒湯, 再吹以冰片散。 ”該病多由心經火毒上炎所致。
②指上齶腫痛。 多由心脾有熱, 或風熱外襲所致。 治宜疏風清熱, 消腫解毒, 方選桑菊飲加減。
相關病症
發耳
發耳病名。 多由熱毒邪火上炎所致。 《瘡瘍經驗全書》卷二:“其瘡生於耳邊, 又名熱毒發疽。 五六月間, 漸長如蜂窠, 皮紫者易熱, 諸處如火燒, 痛不可忍, 十日可刺。 ”治宜瀉火解毒、清熱消腫。 可選用仙方活命飲。
耳爛
耳爛病名。 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多由肝膽濕熱鬱結, 上攻於耳所致。 症見耳輪生瘡, 赤爛難斂, 此愈彼發, 纏綿難愈。 治宜清熱除濕、消腫解毒。 《瘍醫大全》卷十三:“耳輪赤爛, 桑、棗、槐、柳、桃嫩枝摘來煎湯, 日洗三次。 又方:貝母、輕粉研勻幹摻。 ”參見旋耳瘡、月蝕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