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燥瘕

病名。 八瘕之一。 出隋·巢元方等 《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八·婦人雜病諸候》。 指男女以瘕聚兩脅, 狀如半杯, 上下腹痛, 女 子月經不通, 遺尿失精, 大便難, 心煩欲嘔, 喜臥盜汗為主症的一種疾患。 多因勞役恚怒所 致 。 巢元方等:“燥瘕者, 婦人月水下, 惡血未盡, 其人虛憊, 而率以急怒甚喜, 致猥咽不泄 , 經脈攣急, 內結不舒, 煩滿少氣, 上述胸鬲背膂, 少腹為急, 月水與氣俱不通, 而反以 飲清水快心, 月水橫流, 衍入他髒不去, 有熱因生燥瘕之聚。 ”《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瘕 痃癖經源流》:“燥瘕, 伏如半杯, 上下腹中不定, 其苦痛連兩脅, 上下引心而煩,

胸及腹 中不得太息, 腰背重, 足酸削而久立痛, 遺尿失精, 便難盜汗, 妨于飲食, 時欲嘔吐。 治宜 理氣化瘀。 方選治婦人燥瘕方(《太平聖惠方》)。

藥物組成

川大黃1兩(銼 碎、微炒), 乾薑2兩, (炮裂, 銼), 黃連3兩 , 雞■脛中黃膜 1分, 桂心1兩, ?蟲3枚(微炒), 厚樸半兩( 去粗皮, 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郁李仁10兩(湯浸, 去皮尖, 微炒) 。 用法:共搗細羅為散, 每服空心, 以溫酒半盞調下3錢, 其瘕當下, 下必養之如產婦法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