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都會有白睛溢血, 這是上了一定年紀後基本都會得的病症, 為什麼會後這種現象呢?醫學上有什麼治療措施嗎?平時護理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預防這種疾病?下面就和小編詳細瞭解一下!
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血絡破裂, 血溢于白睛外膜之下, 呈一片鮮紅色, 界限分明的眼疾。 又有稱為色似胭脂症。 相當於西醫學之結膜下出血
本症為白睛血絡破損, 血溢絡外的眼病。 由於白睛上所見血色鮮紅, 故《證治準繩·七竅門》名為色似胭脂症。 現代稱為白睛溢血。 它與一般外障之赤絲滿目不同。 大抵旬日即能消退,
一、病因病機
1.熱客肺經, 肺氣不降, 血熱妄行。
2.心營耗損, 肝腎不足, 致使脈絡失潤, 易於破裂而血溢絡外。 多見於老年人。
此外, 劇烈嗆咳、嘔吐致使氣逆上沖, 酗酒過度而濕熱上熏, 以及婦女逆經和眼部外傷等, 均可導致血不循經, 目絡破損而血溢絡外。
二、臨床表現
凡血溢絡外, 停于白睛表層內, 呈一片鮮紅, 邊界清楚者即是。 自覺症狀不甚明顯, 一般多為他人發現。 發病3天以內者出血可有增加趨勢。 一般一周左右可以逐漸消退。
三、辯證論治
⒈肺經鬱火證:白睛血斑鮮紅, 咳嗽氣喘, 口渴, 舌紅苔黃, 脈數。 清肺化瘀。
⒉陰虛火炎證:白睛溢血, 兼見頭暈目眩, 潮熱盜汗, —口幹顴紅;心煩不寐, 舌紅少苔或無苔, 脈細數。 滋陰降火、消散瘀血。
⒊肝經鬱熱證:婦女每于月經來潮, 則見白睛溢血, 兼見面紅心煩, 口苦咽幹, 頭暈耳鳴, 舌紅苔黃, 脈弦數。 疏肝泄熱、消散瘀血。
⒋氣輪血瘀證:外傷所致, 白睛赤脈橫曲, 出血呈鮮紅色片、點, 目刺痛拒按, 脈弦澀。 化瘀止血。
四、治療
西醫治療
(1)一般處理
①保持安靜, 絕對臥床,應在當地進行搶救, 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
②保持呼吸道通暢, 隨時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 適當給氧,以間歇吸用為宜;
③保持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
(2)控制高血壓,降低增高了的血壓是防止進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 但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 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維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為宜;
(3)止血藥和凝血藥對出血並無效果, 但如合併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
(4)預防及治療併發症, 重症病人應特別加強基礎護理,定時輕輕更換體位, 注意皮膚的乾燥清潔, 預防褥瘡和肺部感染, 癱瘓肢應注意保持於功能位置, 按摩及被動運動, 以防關節攣縮。
中藥治療
1、由肺熱引起者, 治宜清肺散血。 方用退赤散加減。 方中桑白皮、黃芩清肺熱;歸尾、赤芍、牡丹皮涼血散瘀;花粉、瓜蔞仁散結生津;甘草可清熱解毒, 桔梗可利肺氣, 且載萄上行。 諸藥合用則收清肺散血之功。
2、心營耗損, 肝腎不足者, 治宜平補肝腎、養血補心。 處方用歸芍地黃東加減。 方中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 滋養肝腎, 用當歸、白芍養血活血。 若加棗仁、五味子則可起到補肝腎、養心神的作用。
食療法:旱蓮草紅棗湯:新鮮旱蓮草50克,
驗方:(竹寸湯)
藥物]:淡竹葉(洗)3握, 黃連(去須)30克, 古銅錢14枚, 大棗(去核)10枚, 梔子仁15克, 車前草(切細)100克, 秦皮(去皮)30克。
制法: 將上藥粗搗篩, 加水3000毫升, 煎取一半, 濾去渣, 藥液備用。
用法:取藥液微熱洗, 每日兩次, 冷則重暖, 以瘥為度。 用於白睛溢血。
五、疾病預防
⒈平時注意休息, 不要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適當做些戶外活動。
⒉飲食宜清淡,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⒊注意眼部衛生, 不用手、髒手帕揉擦眼部。
⒋積極治療原發病, 以免其他原因繼發前房積膿。
六、食品保健
多攝入營養豐富的食物, 如魚類、豆製品、五穀、黃豆等;多進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暢。 忌辛辣刺激、油膩食物, 應限制動物脂肪, 如豬油、牛油、奶油等,
結語:因為這種病多患於老年人, 所以老年人平時應該多注意養生, 多注意休息, 不要過度勞累, 要保持心情舒暢, 適當做些戶外運動, 飲食也應該要清淡, 可以適當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進行保健, 另外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