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掣

病名心悸掣動。 屬怔忡之類。 掣, 牽引之意。 或因心氣虛寒, 或因膽與三焦火熾傳心所致。 症見心悸不寧, 有牽引緊縮感, 甚則作痛, 伴少氣、咳嗆或便泄。 《素問·陰陽別論》:“陽發病, 少氣, 善咳, 善泄, 其傳心掣。 ”虛寒者, 治宜益心氣, 溫心陽, 用調中湯。 (見《聖濟總錄》卷五十六)火熾者, 宜清火寧神, 用安神丸。

怎樣食療心悸不寧

(1)紅棗10~15枚, 羊心1個, 鹽、味精、香油適量。 將紅棗洗淨, 羊心洗淨切塊, 同放入鋁鍋內, 加水適量, 先用武火煮沸, 再在文火上熬燉, 至羊心熟後即成。 食用時加油、鹽、味精調味食用。

此方適應於血虛心悸, 思慮過度,

煩躁不安等症, 有補心安神, 治驚悸的功效。

(2)蓮米、茯苓、麥冬各500g, 白糖、桂花適量。 將蓮米去心, 與茯苓、麥冬洗淨後共研成細面, 加入白糖、桂花拌勻, 用水和麵成糕, 將糕上籠, 用火蒸15~20分鐘即成。

此方適應于心悸不寧、氣短乏力、失眠多夢、頭暈目眩、耳鳴、健忘等症, 有寧心健脾的功效。

(3)百合60~100g, 糖適量。 百合洗淨後, 放入鋁鍋內, 加水適量, 煎煮至百合熟後, 加糖。 如有失眠病人, 亦可用鹽調味, 增強鎮靜作用。 服用時飲水。

此方適應於失眠、心悸、精神不寧等症, 又可用於肺結核乾咳、咳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虛煩驚悸等症。

(4)黨參10g, 大棗20g, 糯米250g, 白糖50g.將黨參、大棗放於瓷鍋或鋁鍋內, 加水泡發, 然後煎煮30分鐘左右, 撈出黨參、大棗, 藥液備用。 將糯米淘洗後, 放入大瓷碗中,

加水適量, 蒸熟後, 扣在盤中, 然後將黨參、大棗擺在糯米飯上面。 將藥液加白糖, 煎成濃汁倒在糯米飯上, 即成。

此方適應於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腫等症, 可健脾益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