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樣骨瘤

疾病概述

骨樣骨瘤為良性成骨性腫瘤, 由成骨細胞及其產生的骨樣組織構成。 約占全部骨腫瘤的1%, 占良性骨腫瘤的10%。 病灶為一小的瘤巢, 周圍有許多成熟的反應骨。

常見於30歲以下的青少年, 好發年齡為8-18歲。 好發於男性, 男、女之比為2:1。 最常見部位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內側皮質、脛骨遠端1/3, 也可見於脊柱的附件,發病率依次為腰椎、頸椎、胸椎。 以脛、股骨最多見, 合計約占50%, 很少見於扁平骨、髓腔內和松質骨, 可發生於骨皮質和骨松質。

臨床表現

10-30歲最多見, 但也可見於1歲以下的嬰兒或60歲以上的老人。 男性比女性多見,

發病率為2∶1。 下肢的發病率約為上肢的3倍, 發生於軀幹骨者較少見。 脛骨和股骨最多見, 約占病例的一半。 其次為腓骨, 肱骨和脊柱等。

病程有特徵性, 疼痛出現較早, 往往於X線片上出現陽性病損前幾個月就已存在, 病初為間歇性疼痛, 夜間加重, 服用止痛藥可以減輕。 後期則痛加重, 呈持續性, 任何藥物不能使之緩解。 疼痛多局限, 軟組織可腫脹, 但受累區很少。 有的病人也可沒有疼痛症狀。 病灶較小時, 疼痛可伴有血管運動性反應如皮溫增高和多汗。 疼痛不一定限於患區也可以放射至附近關節。

X線檢查本病最常見於股骨頸和脛骨上端。 但可累及任何骨骼。 典型的X線表現是由緻密骨包繞的小病灶, 大多數直徑小於1cm,

中央呈緻密度較小的透射線區, 可有不同程度的鈣化。 少數病例有1個以上的病灶, 但是許多病灶可以不同於上述描述, 也無證據表明與起病部位及病期有關。 通過動脈造影可使其與慢性骨膿腫、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孤立性內生骨疣、無菌性壞死、骨軟骨炎作出鑒別。 骨髓炎雖表現充血, 但血管形態正常或稍有擴張, 也沒有骨樣骨瘤的紅暈現象。 骨膿腫和無菌性壞死的壞死中心則表現為無血管區。

疾病治療

本病理想的治療是大塊切除, 包含有病灶的患骨。 徹底切除病灶, 症狀很快消失。

骨樣骨瘤患者飲食宜忌

(1)宜多吃具有抗骨腫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鱟、蟹、羊腦、海參、牡蠣、鱉、龜、沙蟲、鹿血、大葉菜、麥片、小莧菜、油菜籽、沙棗、香芋、栗、野葡萄。

(2)宜吃具有止痛消腫作用的食物:蘆筍、藕、慈姑、山楂、獺肉、鷺肉、蟹、鱟、海龜、海蛇。

(3)宜吃預防放療、化療副作用的食物:蜂乳、核桃、獼猴桃、銀耳、香姑、大頭菜、花粉。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蔥、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肥膩食物。

(4)忌發物。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一起瞭解了有關骨樣骨瘤的知識, 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瞭解, 我們都知道了骨樣骨瘤的病情的複雜性, 所以一旦發現患有這種腫瘤一定要趁早治療, 預防疾病的惡化危及生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