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艾熨灸法是指將艾絨(亦可據病情加入某些藥物)鋪于穴區, 用熨斗等工具在其上熱熨, 從而達到灸療作用的一種鋪灸法。 本法在古醫籍中早有記載, 如元。 沙圖穆蘇所撰的《瑞竹堂經驗方》提到封臍艾法即是, 方法為“海艾、蛇床子各一兩, 木鱉子兩對(生用, 帶殼用), 右為細末, 與艾葉三味相和勻。 作一紙圈, 于內可以容熨斗, 將藥右用綿包裹定, 安在紙圈內, 放在臍上, 用熨斗熨之。 ”本法與傳統的隔物熨法頗為相似, 但現代罕見有關以艾為隔物的熨灸的臨床報導。 建議針灸工作者對此加以發掘提高。
【操作方法】
灸藥製備:
1、純艾絨若干克, 備用.
2、純艾絨, 據病證配方的中藥, 研成細末和勻, 裝於布袋中, 備用。
具體操作:
如為純艾絨, 可均勻鋪在穴位上或病所, 上覆幾層布;如為藥艾末, 可將布袋壓平鋪于穴區。 然後用加過熱的熨斗和熱水杯在上面往返熨灸。 每次10~25min。 每日1~2次。 7~10日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風寒濕痹、痿症、寒性腹痛、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