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品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Polyporus mylittae Cook .et Mass.的菌核。 秋季採挖, 洗淨, 曬乾。 生用。
別名:竹苓、雷實、竹鈴芝、雷矢、竹鈴子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味苦, 寒, 有小毒。 歸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殺蟲。 用於絛蟲, 鉤蟲, 蛔蟲。
用法與用量:內服, 煎湯, 6-9g。 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撲或煎水洗。 研末吞服。
貯藏:置乾燥處。
臨床應用:
1.雷丸散(《冉氏經驗方》)治鉤蟲病, 殺蟲驅蟲:雷丸300g。 將雷丸洗淨, 低溫乾燥, 研為細粉, 過篩即得, 每服6g。 每日3次, 每2日為一療程, 溫開水送下。 密閉防潮, 勿令受熱。 入湯劑無效。 方中雷丸殺蟲, 為君藥。
2.雷丸散(《楊氏家藏方》)治消疳殺蟲:雷丸、使君子(炮,
3.雷丸浴湯(《太平聖惠方》)治小兒寒熱, 驚啼不安:雷丸、牡蠣、黃芩、細辛各1g, 蛇床子30g。 上藥以水1鬥, 煎取7升, 去渣, 分為兩度, 看冷暖用, 先令浴兒頭, 勿令水入耳目, 次浴背膊, 後浴腰以下, 浴時避風, 以粉撲之。 方中雷丸逐風, 殺蛔蟲, 為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