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四逆散治熱淋

梅國強的觀點, 相火寄於肝腎, 分屬心包絡、膀胱、三焦和膽腑。 生理狀態下, 火寓水中, 不可得見, 所能見者, 惟臟腑和順, 身體強壯, 而呈生生不息之造化。 相火必稟命於君火, 而為之運動變化, 故恒於動, 動而合度。 病理狀態下, 或因邪擾, 或由腑傷, 或因陰虛, 致相火妄動, 出現膽或三焦相火偏亢之變。 痰熱與相火, 似難並存, 實則有之。 如手少陽三焦為水火氣機運行之道路, 若道路障礙, 則易致水停熱聚, 蘊釀過久, 焉無痰熱之患?故痰熱本身, 即寓含相火妄動之機。 又三焦屬火, 膽為甲木, 風木易於化火, 亦易成妄動之相火,

反之亦然。 痰(濕)熱與相火常常互為因果, 輕則累及一腑一髒, 重則彌漫三焦。 故其治療, 邪在中上焦, 則宜清化;邪涉三焦, 則宜分消走泄, 而皆以暢達少陽經氣為務。

某女, 52歲, 2008年12月21日初診。 訴有腎結石病史4年, 2006年5月在某院手術取石, 其後尿頻, 尿急而灼熱, 腰酸痛, 小腹脹痛, 腹股溝掣痛, 噁心, 心下痞脹, 雙腳浮腫, 穿鞋有繃緊感, 舌苔白薄, 脈緩。 腰椎片示:第4/5腰椎間盤向後突出。 梅國強綜合患者症狀, 謂其病按西醫劃分, 涉及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和腰椎, 在中醫則屬少陽經氣不利, 濕熱郁遏中下焦, 兼以腎氣不足。 故中醫診斷:1.淋證(熱淋);2.心下痞(肝胃氣滯);3.腰痛(腎虛)。 西醫診斷:1.慢性腎功能不全;2.慢性胃炎;3.腰椎間盤突出症。 治療當疏肝解鬱,

清利水道, 理氣止痛。 方用四逆散加味。 此為疏肝解郁之祖方, 治厥陰氣機鬱結, 與小柴胡湯證相較, 是治在風木之髒, 以其小腹脹痛, 腹股溝掣痛, 尿頻尿急而灼熱等明顯故也。 雖治法不同, 但原理可相互滲透。 處方:柴胡10克, 郁金10克, 枳實20克, 白芍10克, 土茯苓50克, 忍冬藤30克, 鳳尾草30克, 萆薢30克, 烏藥10克, 荔枝核10克, 王不留行20克, 杜仲15克, 續斷10克, 金錢草30克, 砂仁10克, 炙甘草6克。 7劑, 水煎服。 方中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4味, 即四逆散, 以解肝氣滯、鬱而生熱諸症。 烏藥、荔枝核、砂仁理氣消脹。 土茯苓、忍冬藤、鳳尾草、萆薢、金錢草, 清熱解毒, 利濕通淋。 杜仲、續斷、王不留行強腰止痛。

2009年1月4日患者複診于余, 訴服藥至第2劑, 前述諸症即開始明顯減輕, 現小便次數減少,

腰腹痛緩, 噁心止, 穿鞋寬鬆, 又補述平時雙手欠溫。 舌淡紅, 舌體偏瘦, 舌苔薄白, 脈緩。 續用梅國強處方5劑, 另加桂枝10克, 煎服法同上。 患者病情進一步好轉。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