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有急性熱痢及休息久痢之分。 臨證效方甚多。 而獨以黃連與烏梅治痢, 其源久遠。 如《本經》載黃連主“腹痛腸*下痢”, 《別錄》載烏梅“止下痢”皆獨用也。 梁陶宏景之《補缺肘後方》治傷寒下痢, 不能飲食, 乃將黃連、烏梅2味組方, 共研蜜丸服。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方》下痢熱諸治不瘥方, 亦用烏梅黃連等分研末蜜丸, 如梧子大, 每服20丸, 日3夜2服, 神效。 宋楊子建《護命方》治赤白久痢, 並無寒熱, 而日久不止者, 則用黃連烏梅燒存性研末, 每服6克, 鹽米湯送下。 黃連用治急慢痢疾似無異議。 至於烏梅, 以其酸收, 故有“實邪忌服”之戒,
連梅散治痢
2017-03-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