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旁骨肉瘤

【概述】

起源于骨周圍的骨膜, 向骨外生長, 但趨於包繞骨幹, 較為罕見, 男女發病率相似, 雖可見於任何年齡, 但一半以上大於30歲。

【治療措施】

取決於部位、大小和侵襲性, 按照Farn和Huvos的分級, Ⅰ-Ⅱ級可以大塊切除, 當然需要留有正常的周圍軟組織和下方骨骼間隙、Ⅲ-Ⅳ級則首選截肢加上大劑量多種化學藥物治療, 選用的藥物以針對腫瘤繁殖週期為主。

【病理改變】

組織不形態極不一致, 造成診斷困難, 有的類似良性腫瘤, 有的酷似硬化型肉瘤, 後者可破壞皮質, 侵入髓腔, 預後不良。 偶爾腫瘤有一軟骨帽, 其似良性骨軟骨瘤。

【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輕微, 可以無痛, 僅表現為腫塊, 有時腫塊甚大, 如位於股骨下端後方, 可以影響正常關節活動。

自然病程類似良性, 75%生長緩慢, 反復切除後可以反復發作, 仍可生存5年以上, 25%為侵襲性, 生物學行為近似硬化型肉瘤。

主要見於長骨幹骺端, 尤其是股骨遠端、脛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

X線或見許多新骨形成的巢, 緩慢生長, 趨於集合成腫瘤塊物, 邊緣常分葉狀、圓形, 瘤體內有小的骨小梁, 早期與母骨分界清楚, 可見狹條透亮區。 繼續生物則界限消失。 深部緻密、均勻。 侵襲差者, 皮質和松質骨不受累;侵襲明顯者, 皮質破壞, 侵蝕髓腔, 產生溶骨區, 間以新骨形成灶, CT在確定髓腔有無遭受侵犯有價值。 轉移較晚, 但也有少許富有侵襲性的發生早期轉移。

【鑒別診斷】

骨化性肌炎及骨瘤等與創傷後鈣化和骨化性肌炎較難鑒別。 後者如羽毛狀, 趨於在軟組織沉積, 少數可以緻密、圓形, 其骨化性腫塊比肌旁骨肉瘤密度低, 具有硬化的邊緣。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骨旁骨肉瘤由什麼因素或病因引起的?

    你好,骨旁骨肉瘤患者起源于骨周圍的骨膜,向骨外生長,但趨於包繞骨幹,較為罕見,男女發病率相似,可由骨骺軟骨游離至骨表面生長而成;亦可起源於鼓膜細胞層或起源於肌腱附著的前軟骨纖維組織引起的 [詳細答案]

  • 2回答

    骨肉瘤和骨腫瘤有區別嗎?

    骨母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特殊類型的腫瘤。過去對這種腫瘤冠以良性,目的是以示區別於骨肉瘤,以免將兩者混淆。它的組織學特點是:類似於骨樣骨瘤,但其轉歸不同於骨樣骨瘤。其實,在組織學上該腫瘤呈無惡性表現,但... [詳細答案]

  • 3回答

    肱骨骨肉瘤

    可以手術前大劑量化療,然後去做根治性瘤段切除,,術後任然需要大劑量化療!可達50%的治好 [詳細答案]

  • 2回答

    骨肉瘤,去年10月份發現的

    骨肉瘤,又稱成骨肉瘤,是最常見的惡性成骨性腫瘤之一,發病年齡多在15~25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好發部位是長管狀骨的幹骺端,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最多見,其次是肱骨和腓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股骨上端、脊椎、... [詳細答案]

  • 1回答

    骨肉瘤術後該如何治療?

    中藥效果就很好,可門診治療。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