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腎疳

五疳之一。 由於乳食失調, 伏熱內阻所致。 主要症狀有四肢消瘦、面色黝黑、齒齦生瘡或潰爛出血、上熱下冷、寒熱時作、吐逆、乳食減少、大便滑泄, 甚則脫肛、肛門潰爛、濕癢生瘡。 常見“解顱”、齒遲、行遲等腎氣不足等證。

腎疳, 五臟疳之一。 出《小兒藥證直訣》。 又名骨疳、急疳。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症見“上熱下冷, 寒熱時作, 齒齗生瘡, 耳焦腦熱;手足逆冷, 吐逆滑泄;下部生瘡, 脫肛不收, 夜啼饒哭, 漸成困重, 甚則高骨乃敗。 ”多因先天不足, 稟賦虛弱, 患有解顱、鶴膝、五遲等病;複因嗜食甘肥, 不知節制, 以致臟腑伏熱, 津液耗傷, 日久腎陰枯涸而成。

治宜滋腎補脾, 用六味地黃丸加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