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兩義:指渴而飲多, 食多而反消瘦, 尿多和出現尿糖的一類病症, 類似于西醫的糖尿病。 本病多由於嗜酒和恣食甘肥, 中焦積熱;或五志過極, 鬱而化火;或因縱欲過度, 虛火妄動, 腎精耗損。 陰虛和燥熱兩者互為因果, 消灼肺胃津液及腎的陰精。 因為陰虛的重點在腎, 陰傷及陽, 病久往往導致腎陽亦虛。 泛指以渴飲多尿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根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 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 常見於糖尿病, 尿崩症, 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疾病。
注意年齡因素
發病年齡不同病情發展、輕重及預後也不同。
注意分辨病位元、病性
消渴有上、中、下三消之分, 上消屬肺, 以口渴多飲為主症。 中消屬胃, 以多食善饑為主症。 下消屬腎, 以多尿為主症。
一般病變早中期, 病位在上、中二焦, 後期病變以中、下焦為主。 臨床症狀較複雜,沒有明顯界限, 不易區分, 應結合氣血、陰陽、臟腑來辨別;本病的特點為本虛標實, 以陰虛為本, 燥熱為標。 因病程長短和病情輕重不同, 陰虛燥熱各有偏重, 陰虛以瘀血內停和痰濁中阻為主。
注意辨別本證與併發症
多數患者先見本證, 有少數病人首診時本症不明顯, 易被忽視, 常因癰疽、眼疾、心血管疾病首診而發現本病。 應辨明本證與併發症的關係, 以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則。
注意鑒別診斷
精神性煩渴:以煩渴多尿為臨床特點, 由於多飲常導致多尿、低比重尿, 症狀可隨情緒而波動是本病最典型的特徵。 實驗室檢查提示尿激素水準正常。
消渴症的護理
消渴症主要是根據症狀來命名的, 因渴而消瘦。 有一些病的症狀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 因此, 消渴症並不能特指糖尿病。 唐朝醫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稱為"消渴病", 其主要依據是"尿甜", 也就是現在說的"尿糖"。 但臨床上很少會觀察尿是否甜, 而且, 這對治療也沒有多大意義。
現在所講的糖尿病, 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 都與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 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 主要併發症如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及糖尿病足等, 都是對微小血管的損害。
消渴症的護理要點如下:
1.發現"三多一少"症狀時, 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明確診斷。 已確定為消渴症時, 需住院治療者, 即住院治療, 以免延誤病情。 老年人症狀常不明顯, 應定期檢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
2.調整生活規律。 糖尿病屬慢性病,
3.合理飲食調配。 少進糖食、根莖類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藥。 要適當限制水果。 應增進粗纖維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類、綠葉蔬菜、白菜、綠豆芽、黃瓜、芹菜、番茄等。 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魚類。 選用植物油, 少進動物內臟類食物等。
4.堅持適當的活動。 適當規律的活動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重要手段, 可採取多種活動方式, 如散步, 做健美操, 打太極拳, 跳老年迪斯可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 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相愛好, 選擇活動方式。 要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