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趣

常言道:室有石則雅, 室有石則安。 面對一塊精美的石頭, 那絢麗的色彩、優雅的格調、樸拙的造型、天然的紋理、深邃的內涵、超脫的靈氣、堅貞的性格, 這一切無不會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 讓人領悟到一種寧靜致遠、虛懷若谷的情懷。
石之趣, 在於石頭本身有著自己獨特的內涵。 雅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 一方石頭就構成了一種自然的山水, 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韻味:壁立當空、挺拔峻峭者謂之“瘦”;四面玲瓏、上下相通者謂之“漏”;輕盈飄逸、晶瑩通澈者謂之“透”;石紋起伏、凹凸不平者謂之“皺”;色澤蒼老、拙劣樸實者謂之“醜”。
正如清人趙繼恒在詩中所言:疊疊高峰映碧流, 煙嵐水色石中收, 人能悟得其中趣, 確勝尋山萬里遊。
求一石易, 而養一石難。 所謂養石, 就是指將自己精心挑選的石頭經過長時間的養護, 使其光潤沉穩, 產生出肌膚之美。 養石首先得尋覓品質優異的石頭, 沒有一定的硬度和密度的石玩本身的價值也是不可恭維的。 石品如人品。 於人而言, 人格之重要自是不言而喻的, 人格高尚, 眾口皆碑;人格卑劣, 眾口誅之。 石頭亦然, 如果石格不高, 人皆棄之。
一般說來, 養石之法有兩種:一種是“水養”, 一種是“油養”。 如靈璧石離土日久, 它就會因缺氧而失靈, 繼而失聲失色, 因此就應時常以清水淋之以保潤澤。 這樣, 不僅有利於保持石頭的生氣,
還有利於保持靈璧石那獨特的青銅之音。 而壽山石質地細膩, 脂潤柔軟, 則應先用細軟綢布輕輕擦抹, 去除石表灰塵, 然後再用茶油反復擦拭以養其性, 讓油脂沿著毛細孔慢慢滲入石頭裡。 反復如此, 石質便會變得越加溫潤瑩澈。
養石, 最重要的還是要以石為友。 內行的藏家總會不斷地撫摸石頭, 用手與之交流。 如此一來, 人氣和汗液會慢慢地積澱于石表, 形成一層黝然有光的皮層, 也就是俗稱的包漿。 這種包漿可以說是一種古雅的見證, 包漿越凝重賞玩價值也就越高。 藏石養石, 既可以陶冶情操, 也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有時有意或無意間獲得一方美石, 便足以讓人沉浸其中, 愛不釋手。 這也就難怪“石癡”米芾但見奇石便拜做“兄弟”、偶遇珍品便藏於袖中謂之“握遊”了。

石家常說:石之美是寂寞的、幽深的、蒼古的、枯淡的風韻之美。 一塊靈性的石頭, 就是一段山水的濃縮, 沒有媚姿, 沒有俗態。 它於方寸之間, 包羅萬象, 有著山的雄奇、水的空靈、雲的變幻、風的色彩, 讓一顆盡染塵俗的心, 也在刹那間過濾得乾乾淨淨, 風清月白。 如此說來, 養石該與養人同道。 無空養人, 有閑養石。 表面上養的是石頭, 骨子裡養的卻是心性。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