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飲淩心型心悸
症狀:心悸,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有頭暈,噁心嘔吐,流涎;舌淡胖,苔滑,脈弦滑或沉細,或結代。 病因病機:中陽不足,不能蒸水化氣,水寒之氣上逆。 治則治法:振奮心陽,...
2017-02-18 -
水飲攻肺型支飲
治療方法:五苓散、澤瀉湯。 證候表現: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 處方:五苓散。 處方:澤瀉湯利之。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九(卷)·痰飲(篇) 原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曰支...
2017-02-18 -
水飲停胃型支飲
治療方法:加味二陳湯。 證候表現:胸前脹滿,遊走有聲而嘔者 病因病機:膈上有水飲也 處方:宜加味二陳湯陳皮(二錢)雲苓(三錢)法夏(三錢)貝母(二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枳殼(一錢)白芥子(一...
2017-02-18 -
水飲挾虛型支飲
治療方法:木防己湯。 證候表現:仲景雲: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之不愈 處方:木防己湯主之。 病因病機:虛者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二冊...
2017-02-18 -
水飲內盛型支飲
治療方法: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證候表現:仲景雲: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之不愈 病因病機:實者 處方: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出...
2017-02-18 -
濕熱內蘊型小兒腎病綜合征
症狀:身體困重,身熱不揚,皮膚瘡瘍癤腫;噁心欲嘔,口黏口苦,口幹不欲飲,脘腹脹滿,納呆,大便不調,腰痛,小腹墜脹,小便頻數短黃,或灼熱刺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 ...
2017-02-23 -
肝膽鬱熱濕熱內蘊型慢性腎盂腎炎
症狀:尿頻、尿急、尿痛或尿黃或小便淋瀝不暢,反復發作,脅肋脹痛拒按,伴噁心納呆,厭食油膩,口幹且苦,舌紅苔膩,脈沉滑數。 治則治法:疏利肝膽,清熱利濕證。 中成藥:逍遙丸,口服,1次6g,1日2次...
2017-02-23 -
利肝分水飲
【處方】龍膽草6克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9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克 豬苓9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3克 車前子9克 白蒺藜9克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主治】治肝氣鬱結,濕熱內蘊,致生肝疸。一身盡黃...
2017-02-23 -
漿水飲
【處方】漿水3升(酸美者),青粱米3合(研)。【功能主治】宣利。主老人五淋病,身體煩熱,小便痛不利。【用法用量】上煮作飲,空心漸食之,日2-3次。【摘錄】《養老奉親》
2017-02-26 -
飲熱內蘊複感風寒型咳嗽
治療方法:越婢加半夏湯。 證候表現:肺脹咳而上氣,鼻扇抬肩,脈浮大者 處方:越婢加半夏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九(卷)·咳嗽(篇) 原文:肺脹咳而上氣,鼻扇抬肩,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2017-03-04 -
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型咳嗽
治療方法:小青龍湯。 病因病機:太陽證罷,表未解,心下有水氣 證候表現:幹嘔發熱而咳 處方:小青龍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五(卷)·傷寒(篇) 原文:太陽證罷,表未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
2017-03-04 -
痰濁內蘊型眩暈
症狀:頭重如蒙,頭目不清,胸悶少食,嗜睡,時吐痰涎,舌苔膩,脈滑或弦滑。 病因病機:痰濁內蘊,上擾清竅。 治則治法:燥濕化痰,健脾和胃。 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東加減。半夏10g,白術10g,天麻10...
2017-03-04 -
濁陰內蘊型癃閉
治療方法:千金溫脾湯合吳茱萸湯。 病因病機:若因腎陽衰憊,命火式微,致三焦氣化無權,濁陰內蘊 證候表現:小便量少,甚至無尿、嘔吐、煩躁、神昏者 方用:千金溫脾湯合吳茱萸湯 治則治法:以溫補脾腎,和...
2017-03-04 -
脾腎兩虛寒濕內蘊型痿病
症狀:四肢倦怠無力,畏寒肢冷,腰酸膝軟,小便清長,或有便溏,舌體胖,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病因病機:脾腎陽衰,水濕內阻,筋脈失養。 治則治法:溫陽逐濕,健脾補腎。 方藥:附子東加減。附子(先煎...
2017-03-04 -
濕濁內蘊型痿病(多發性硬化)
症狀:眩暈,頭痛,頭重如裹,倦怠無力,胸悶,腹脹,口淡食少,嘔吐痰涎,言語不利,下肢困重,僵硬無力,步履失調,舌體胖大色淡紅,苔白黃膩,脈滑數或沉濡。 治則治法:化濕行氣。 中成藥:五苓散等。 方...
2017-03-04 -
濕邪內蘊型腰痛
治療方法:腎著湯、滲濕湯。 病因病機:傷濕,由坐臥濕地,或傷雨露 證候表現:身重,脈緩,天陰更甚,腰溶溶如坐水中 處方:茯苓皮、木防己、晚蠶沙、滑石、厚樸、萆薢、薏苡、滲濕湯、腎著湯。 出處:《類...
2017-03-04 -
暑兼水飲型暑溫
證候表現:咳而且嗽,咳聲重濁,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飲者 處方:小半夏加茯苓湯再加厚樸、杏仁主之。 病因病機:既咳且嗽,痰涎複多,咳聲重濁,重濁者,土音也,其兼足太陰濕土可知。不甚渴,渴不多飲,則其...
2017-03-04 -
熱毒內蘊型發頤
治療方法:柴胡葛根湯。 證候表現: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 處方:用柴胡葛根湯清熱解毒。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
2017-03-04 -
濕熱內蘊型流注
治療方法: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治初搽三妙散,腫痛全消,換搽輕粉散斂之即效。 證候表現:生於腿脛,流行不定,或發一二處,瘡頂形似牛眼,根腳漫腫,若腿脛至晚發熱者。 方用: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
2017-03-04 -
毒熱內蘊型濕瘡
治療方法: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證候表現:滋水減少、結痂時。 治則治法:以保護皮損、避免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消除殘餘炎症為原則。 方用: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