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湯治療尋常型牛皮癬
中醫認為尋常型牛皮癬多因血瘀氣滯,外感風邪而致,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活血化瘀湯基本方組成:生地、當歸、紅花、莪術、紫草、土茯苓、板藍根、白鮮皮;隨症加減:血熱型加用炒梔子、生石膏、蒲公英...
2012-06-21 -
身痛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身痛逐瘀湯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 成】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紅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沒藥6克、當歸9克、靈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龍6克(去土)...
2012-05-22 -
少腹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少腹逐瘀湯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組 成】小茴香(炒)7粒、乾薑(炒)0.6克、延胡索3克、沒藥(研)6克、當歸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黃9克、五靈脂(炒)6...
2012-05-22 -
血府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血府逐瘀湯 【組 成】9克、生9克、12克、9克、6克、6克、5克、3克、5克、9克、3克。 【功 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 治】胸中血瘀、血行不暢所致的胸痛、頭痛、日久不...
2012-05-23 -
膈下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膈下逐瘀湯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上 【組 成】靈脂6克(炒) 9克 6克 9克(研泥) 丹皮6克 6克 6克 玄胡索3克 9克 4.5克 9克 4.5克 【方 訣】膈下逐瘀桃...
2012-05-23 -
活血祛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祛瘀湯”在《臨證醫案醫方》 【出 處】《臨證醫案醫方》 【處 方】丹參30g,當歸9g,赤芍9g,雞血藤15g,桃仁6g,玄胡9g,郁金9g,三七3g(研),香附9g,枳殼6g...
2012-07-16 -
活血破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破瘀湯”在《眼科臨症筆記》 【出 處】《眼科臨症筆記》 【處 方】黑玄參5錢,丹皮3錢,枯草3錢,香附3錢,當歸4錢,川芎3錢,胡黃連3錢,蒺藜3錢(炒),白芍3錢,穀精草2錢...
2012-07-16 -
活血散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散瘀湯”在《 外科正宗 》卷三 【出 處】《外科正宗》卷三 【處 方】川芎 當歸尾 赤芍 蘇木 牡丹皮 枳殼 瓜蔞仁(去殼)桃仁(去皮、尖)各3克 檳榔2克 大黃(酒炒)6克 ...
2012-07-17 -
會厭逐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厭逐瘀湯”在《 醫林改錯 》卷下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處 方】桃仁15克(炒)紅花15克 甘草9克 桔梗9克 生地12克 當歸6克 玄參3克 柴胡3克 枳殼6克 赤芍6...
2012-07-27 -
痛經以“少腹逐瘀湯”即可取效
餘某,女,15歲,學生。訴:腹痛2日。患者經水適來2日,少腹隱痛連及胃脘,飲食俱廢,夜不能安;語聲低微,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無華、舌體胖質青黯苔白。筆者竊思之,痛經為臨床所常見,不外氣滯、寒凝、血瘀...
2016-11-22 -
血府逐瘀湯治癒功血
年輕貌美的小林,雖然只有25歲,可是由於當地有早婚的風俗,結婚已將近3年了。雖然她生活在偏遠的農村,但卻找了個好人家,丈夫對小林無微不至、疼愛有加,就連公公婆婆也待她若上賓,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快樂...
2012-03-09 -
痛經的治療——少腹逐瘀湯
研究者觀察了少腹逐瘀湯治療痛經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本組用少腹逐瘀湯,對照組用月月舒,每次1包;元胡止痛片每次4片,均日3次。每次行經前3日開始服藥。兩組均以3個月經週期為l療程。 療效標準...
2010-03-08 -
舒肝化瘀湯治療早期肝硬化
舒肝化瘀湯具有舒肝解鬱,活血化瘀,清解祛邪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早期肝硬化患者。患者可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加減運動此藥,以達到減輕病情的目的。 藥物組成:柴胡、茵陳、板藍根、當歸、丹參、莪術、黨參、...
20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