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痧拔罐到底能同時進行嗎
刮痧拔火罐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中醫治療疾病的幾種手段,一般這種治療方法是很常見的,是對疼痛的部位或者需要經絡疏通的部位刮痧,然後將寒氣刮出來將毒氣排出來,拔火罐是將一個火罐裡的容器放到身上,大約...
2015-12-12 -
拔罐養生 盲目跟隨只會錯上加錯
年輕人迷上中醫 盲目“自救”慎傷身 如今不少年輕白領因為工作壓力大且長期在空調環境中,以致經常感到疲勞,容易發生感冒、咳嗽、免疫力下降,他們也紛紛來到中醫門診。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
2014-05-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響罐法
響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後,稍加推拉或旋轉隨即用力將罐具拔下,發出“啪”的響聲的一種拔罐方法。如此反復吸拔,重複操作多次,以皮膚潮紅或呈紫紅色為度。此法與閃罐法功效相同,通常用小口徑罐具在局部面積較小的...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藥罐法
藥罐法是拔罐法與中藥療法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是以竹罐或木罐為工具,藥液煎煮後,利用高熱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竹罐吸附于施術部位,這樣既可起到拔罐時的溫熱刺激和機械刺激作用,又可發揮中藥的藥理作...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水罐法
水罐法,是先在罐內裝入1/3~1/2的溫水,將紙或酒精棉球放在近瓶口處點燃,在火焰旺盛時投入罐內,並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在應用貯水罐時,若應拔部位不在側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練時,應先設法使患者...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按摩罐法
按摩罐法是指將按摩和拔罐相結合的一種拔罐方法。兩者可先後分開進行,也可同時進行。特別在拔罐前,根據病情先循經點穴和按摩,對於疼痛劇烈的病證及軟組織勞損或損傷引起疼痛的患者,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刮痧罐法
刮痧罐法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如牛角板、木梳背、瓷調羹等,在人體某一部位的皮膚上進行刮痧,使皮膚發紅充血,呈現一塊和一片紫紅色的斑點,然後再拔罐,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療法。 此法可作為病變範圍較窄...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針罐法
針罐法是指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針刺,待達到一定刺激量後,將針留原處,再以針刺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療效果的一種方法。操作時要特別注意針柄不宜過長,以防吸拔時觸及罐底,使針頭深入體內出現危險。此法不得...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轉罐法
轉罐法與搖罐法相似,較搖罐法力量大,刺激性強。先用閃火法將罐拔於皮膚上,然後手握罐體,來回轉動。操作時手法宜輕柔,轉罐宜平穩,防止掉罐。轉動的角度要適中,角度過大患者不能耐受,過小無法達到刺激量。由...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走罐法
走罐法又稱行罐法、推罐法及滑罐法等。一般用於治療病變部位較大、肌肉豐厚而平整,或者需要在一條或一段經脈上拔罐。走罐法宜選用玻璃罐或陶瓷罐,罐口應平滑,以防劃傷皮膚。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在將要施術部位塗...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留罐法
留罐法又稱坐罐法,是指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後留置一段時間的拔罐方法。此法是臨床最常用的一種罐法。留罐法主要用於以寒邪為主的疾患、臟腑病、久病,部位局限、固定,較深者,多選用留罐法。如經絡受邪(外邪)、氣...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熨罐法
熨罐法也叫滾罐法,是在閃罐法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當反復閃罐使罐體變熱時,立即將罐體翻轉,用溫熱的罐底按摩穴位或皮膚。使用熨罐法要掌握好罐的溫度,溫度過高容易燙傷皮膚,過低則達不到熨罐的效果。熨罐法可...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閃罐法
閃罐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拔罐手法,一般多用於皮膚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具體操作方法是用鑷子或止血鉗夾住蘸有適量酒精的棉球,點燃後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將罐拔于施術部位,然後將罐立即起下,按上法再次吸...
2017-03-07 -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火罐法
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罐內的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而吸附於皮膚上的罐法,稱為火罐法。火罐法是臨床最常用的一種。它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多罐同時使用。單獨使用時稱為單罐法,多罐同時使用時稱為多罐法。採取單罐法...
2017-03-07 -
拔罐療法的功能及特點
(一)功能 1.調節平衡 拔罐療法對神經系統的良性刺激,通過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至大腦皮質;對皮膚的良性刺激可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
2017-03-07 -
拔罐的定義和作用機理
一、定義 拔罐療法屬中醫外治法的一種,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拔罐療法是以一系列特製的罐、筒等為工具,採用燃燒或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之吸附在人體表面穴位或治療部位上,對局部皮膚形...
2017-03-07 -
閃罐法
閃罐法操作方法是:用閃火法將罐子拔上,稍做停留,立即取下,如此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或充血為度。此法尤其適用於吸拔不緊或留罐有困難處。
2017-03-07 -
留罐法
留罐法:拔罐後根據病情、患者體質、施罐部位及罐子吸力大小等將罐留置。留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起泡損傷皮膚。可用閃火法、投火法、水煮法(包括藥罐)。
2017-03-07 -
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此法多用玻璃罐,選口徑較大且罐口平滑厚實者為佳。先在罐口或走罐所經皮膚上塗以溫水或紅花油等,用閃火法將罐吸好後,以一手或雙手握住罐體並將其略微上提,由上而下,慢慢推動,亦可在皮膚表面上下...
2017-03-07 -
中醫拔罐--角制罐
角制罐 角制罐系用牛角或羊角等加工製成,用鋸在角頂尖端實心處鋸去尖頂,實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鋸透,作為罐底。口端用鋸鋸齊平,打磨光滑。長約10cm,罐口直徑有6cm、5cm、4cm三種。其優...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