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子降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蘇子降氣湯 【組 成】紫蘇子9克、半夏9克、前胡6克、厚樸6克、陳皮3克、甘草6克、當歸6克、生薑兩片、大棗1個、肉桂3克。 【方 訣】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朴懆薑隨; 或加沉香去...
2012-05-16 -
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枳實薤白桂枝湯 【出 處】《金匱要略》 【組 成】枳實四枚(12g)、厚樸四兩(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兩(6g)、瓜蔞一枚、搗 (12g)。 【功 用】通陽散結,祛痰...
2012-05-16 -
丁香柿蒂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丁香柿蒂湯 【出 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 成】丁香、柿蒂、人參、生薑。 【功 用】溫中降逆,益氣和胃。 【主 治】胃虛有寒,呃逆不止,或噁心嘔吐,得熱則減,得寒則甚者。
2012-05-16 -
橘皮竹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橘皮竹茹湯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中 【組 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棗5枚、生薑9克、甘草6克、人參3克。 【功 用】理氣降逆,益胃清熱。 【主 治】久病體弱或吐下後胃...
2012-05-16 -
橘核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橘核丸 【出 處】《濟生方·卷三》 【組 成】橘核 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帶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麩炒各一兩(各9g) 厚朴去皮,薑汁炒 木通 枳實麩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
2012-05-16 -
暖肝煎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暖肝煎 【出 處】《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組 成】當歸二三錢(6~9g) 枸杞三錢(9g) 小茴香二錢(6g) 肉桂一二錢(3~6g) 烏藥二錢(6g)沉香一錢(或木香亦可)(3g...
2012-05-16 -
旋複代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旋複代赭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旋複花9克 人參6克 代赭石12克 甘草9克(炙) 半夏9克(洗) 生薑10克 大棗12枚(擘) 【功 用】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
2012-05-16 -
瓜蔞薤白白酒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瓜蔞薤白白酒湯 【出 處】《金匱要略》 【組 成】瓜蔞實一枚(24g)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 【方 訣】瓜蔞薤白白酒湯,胸痹胸悶痛難當,喘息短氣時咳唾,難臥仍加半夏良。 ...
2012-05-17 -
半夏厚朴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半夏厚朴湯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下 【組 成】半夏一升(12g) 厚樸三兩(9g) 茯苓四兩(12g) 生薑五兩(15g) 蘇葉二兩(6g) 【方 訣】半夏厚樸痰氣疏,茯苓生...
2012-05-17 -
枳實消痞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枳實消痞丸 【出 處】《蘭室秘藏》 【組 成】幹生薑一錢,炙甘草、麥芽曲、白茯苓、白術各二錢,半夏曲、人參各三錢,厚朴四錢(炙),枳實、黃連各五錢。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
2012-05-17 -
厚朴溫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厚朴溫中湯 【出 處】《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肺之脾胃虛方》 【組 成】厚朴 薑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5g) 乾薑七分(2g) ...
2012-05-17 -
良附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良附丸 【組 成】高良薑500g 香附(醋制)500g 【功 用】溫胃理氣。 【主 治】用於寒凝氣滯,脘痛吐酸,胸腹脹滿。 【用 法】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禁 忌...
2012-05-17 -
金鈴子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金鈴子散 【出 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 成】金鈴子 玄胡索各一兩(各9g) 【方 訣】金鈴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調效更強,疏肝泄熱行氣血,心腹胸肋痛經匡。 【功 用】疏肝...
2012-05-17 -
天臺烏藥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天臺烏藥散 【出 處】《醫學發明·第五卷滑脈生疝》 【組 成】天臺烏藥(12g) 木香(6g) 小茴香(6g) 青皮(6g)高良薑(9g) 各半兩 檳榔二個(9g) 川楝子十個(1...
2012-05-17 -
一撚金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一撚金 【出 處】《古今醫鑒》卷十三 【組 成】大黃、檳榔 、黑醜、白醜、人參各等份。 【主 治】小兒風痰吐沫,氣喘咳嗽,氣喘咳嗽,肚腹膨脹,不思飲食。 【用 法】上五昧,研為...
2012-05-18 -
檳榔四消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檳榔四消丸 【組 成】檳榔200g、大黃(酒炒)400g、牽牛子(炒)400g、豬牙皂(炒)50g、香附(醋制)200g、五靈脂(醋炒)200g。 【功 用】消食導滯,行氣瀉水。 ...
2012-05-18 -
小兒化食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兒化食丸 【組 成】六神曲(炒焦)100g、山楂(炒焦)100g、麥芽(炒焦)100g、檳榔(炒焦)100g、莪術(醋制)50g、三棱(制)50g、牽牛子(炒焦)200g、大黃10...
2012-05-18 -
香砂枳術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香砂枳術丸 【出 處】《景嶽全書》卷五十四 【組 成】木香、砂仁各15克、枳實(麩炒)30克、白術(米泔浸,炒)60克。 【功 用】健脾消痞,理氣開胃。 【主 治】脾虛食少,或...
2012-05-18 -
家傳加味枳術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家傳加味枳術丸 【出 處】《保命歌括》卷五 【組 成】白術2兩,枳實(炒)1兩,陳皮1兩,蒼術(制,炒)1兩,香附1兩,神曲(炒)1兩,砂仁5錢。 【功 用】補益脾胃,消積進食。...
2012-05-18 -
三補枳術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三補枳術丸 【出 處】《古今醫鑒》卷四 【組 成】白術(土炒)2兩,陳皮(去白)1兩,枳實(麩炒)1兩,黃連(薑炒)5錢,黃芩(酒炒)5錢,黃柏(鹽炒)1兩,貝母(去心)8錢,白茯...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