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嘔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幹嘔之症,乃毒火內鬱,不得外宣,故時時張口,似吐非吐。 病因病機:乃毒火內鬱,不得外宣。 預後:如見此症,其贓已敗,其毒內攻,最為危險。若咽喉作痛,不能納物,再加失聲,其死必矣。 治則治...
2017-02-25 -
嘔吐黃水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若腹痛則毒留脾胃,為禍不淺。 證候表現:若腹痛則毒留脾胃,為禍不淺,宜寬脾解毒,或可救也,然此必大熱熏灼,口中作臭,唇皮硬,舌有苔,乃為毒留於內也。 治則治法:宜寬脾解毒,或可救也。 處...
2017-02-25 -
泄瀉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若小便清利,其糞或白或青,或食物不化,其氣腥,其泄則滑溜,自下而無聲者。 病因病機:虛泄也。 處方:宜用參苓白術散。參苓白術散(治虛泄甚效。)白術(一錢)人參茯苓薏苡仁蓮子山楂神曲(各五...
2017-02-25 -
挫喉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挫喉者,食則必惡,飲則必嗆,飲食不能下嚥也。 預後:初熱有此多凶。 病因病機:蓋毒氣壅盛,上逆咽喉,故飲食難下也。 治則治法:急宜解毒利咽為主。 預後:失此不治,恐變爛咽失音之症,則難療...
2017-02-25 -
失血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熱毒之氣,氾濫無拘,而血亦隨之走泄。 證候表現:故或吐、或衄、或便、或從陽瘡而出者。 預後:皆惡候也。若瀉膿血如死肝豆汁者,胃爛也。從瘡毒而出血者,肉分空虛,元氣為之走泄也,俱不可治。惟...
2017-02-25 -
中痰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發熱之時,或有毒火薰蒸,痰涎壅盛,滯於咽喉。 證候表現:不能言語,其狀與中風同,但喉內痰鳴,是中痰也。 預後:最為危急。 處方:須以生薑汁灌下。若不能進藥,須用鴨翅毛透入喉中,攪出痰涎,...
2017-02-25 -
風入腠理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發熱之時,腠理開張,或中風邪。 證候表現:忽然直視張口,吐舌不能言語,是中風也。 處方:宜用參蘇飲或消風散。一時無藥,則以薑汁灌下,且用推拿法。又用頂方,以桃樹皮、薑蔥、豆豉、川烏共搗,...
2017-02-25 -
聲啞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又有感冒風寒而失聲者。 證候表現:又有感冒風寒而失聲者,則必有嗽,而音渴不清者。 處方:宜用甘桔東加防風、荊芥。 治則治法:以疏其風寒,則音亮矣。 出處:《種痘新書》·卷之四(卷)·初熱...
2017-02-25 -
喉痛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至起脹時喉痛。 病因病機:是咽中有痘而痛也。 預後:雖痛無妨。 處方:仍用理咽與噙,但不可服。 治則治法:此際臟腑空虛,咽喉雖痛亦敢用補,不敢進涼。 預後:俟內痘靨而喉自不痛矣。 出處:...
2017-02-25 -
唇舌病型痘(初熱雜症)
病因病機:若熱毒盛者,至二三日間,其唇必紫黑,或硬或裂,兼之口內又或腥臭難聞,此皆毒火內熾所致也。 證候表現:至二三日間,其唇必紫黑,或硬或裂,兼之口內又或腥臭難聞。 治則治法:急宜解毒為主。 處...
2017-02-25 -
汗證型痘(初熱雜症)
證候表現:如痘既出之後,或盜汗如雨,自汗如淋者。 預後:恐表虛後,必漿清而過汗,痘必皮薄,慎勿袖手旁觀。 處方:急宜用人參、炙芪、當歸、白芍、桂枝、麥麩(炒),以斂汗固表。 出處:《種痘新書》·卷...
2017-02-25 -
蟲食腦中型鼻咽癌
治療方法:宜天羅散以補中益氣湯兼服。 證候表現:鼻中淋瀝,腥穢血水,頭眩虛暈而痛者。 病因病機:必系蟲蝕腦也。 方用:宜天羅散以補中益氣湯兼服。 處方:天羅散。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外科心...
2017-02-28 -
風火犯中型厥證
治療方法:附子粳米東加人參、六君子湯去白術加木瓜薑芍藥。 病因病機:若風火犯於中而為嘔為脹者 證候表現:若風火犯於中而為嘔為脹者 處方:用六君子湯去術加木瓜、薑、芍之類,及附子粳米東加人參。 治則...
2017-03-04 -
濕熱傷中型泄瀉
治療方法:葛根芩連東加減。 證候表現: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病因病機:濕熱壅滯,損傷脾胃,傳化失常 治則治...
2017-03-04 -
風寒外中型中風
治療方法:羌活愈風湯。 處方:羌活愈風湯大秦艽湯參再添,官桂黃芪杜防己,知枳柴荷蔓菊前,蒼麻半樸杞地骨。(注)大秦艽湯參再添,謂大秦艽湯方中,再添人參、官桂、黃芪、杜仲、防已、知母、枳殼、柴胡、薄...
2017-03-04 -
憂鬱傷中型鬱病
治療方法:七福飲去熟地加砂仁。 病因病機:憂鬱傷中 證候表現:食少 處方:七福飲去熟地,加砂仁。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鬱(篇) 原文:憂鬱傷中食少,(七福飲去熟地,加砂仁。)
2017-03-04 -
濕熱鬱久次傳寒中型濕溫
證候表現: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 病因病機:海藏以熏黃為陰黃,蓋既濕勝,則次傳寒中,小便自利者有之。(雄按:此由但清其熱,不治其濕,故次傳寒中。)。倪沖之《傷寒匯言》:此濕家為病...
2017-03-04 -
陰虛毒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氣虛毒盛型脫疽
病因病機:若元氣虛弱,或犯房事,或外塗寒涼,內服克伐,損傷脾胃。 證候表現:以致患處不潰,或黑延上足。 治療方法:重者須當用腳刀轉解周骨,輕拽去之,使筋隨骨出而毒得泄,亦不痛。否則毒筋內斷,雖去而...
2017-03-04 -
濕熱毒盛型脫疽
治療方法:四妙勇安東加連翹、黃柏、赤小豆、丹參、川芎、赤芍、牛膝等。 證候表現: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局部腫脹,皮膚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身熱口幹,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病...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