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熱下注型囊癰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湯或瀉熱東加減。已成膿者,加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托毒排膿。 證候表現:陰囊紅腫焮熱,墜脹疼痛,拒按,腹股溝臖核腫痛,釀膿時局部脹痛、跳痛,陰囊有局灶隆起,指壓有波動感;可伴有發... 2017-03-04
- 
                                
                                    熱毒壅閉型囊癰治療方法:後用針以泄之;托裡消毒散。 證候表現:膿腫而便秘者。 病因病機:熱毒壅閉也。 處方:托裡消毒散。 療法:後用針以泄之。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囊癰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東加山萸丹皮澤瀉。 證候表現:若潰後膿清或多,或斂遲者 處方:須用十全大補東加山萸、丹皮、澤瀉以補益之。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中(卷)·辨囊癰懸癰論(篇) 原文:若潰後膿清或... 2017-03-04
- 
                                
                                    氣虛熱盛型囊癰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風濕蘊結型囊癰治療方法:治腎囊癰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 處方:宜杉木灰托之,蘇子葉包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然不可棄而... 2017-03-04
- 
                                
                                    腎經虛熱型囊癰治療方法:六味丸。 證候表現:囊癰;口幹而小便數者。 病因病機:腎經虛熱也。 處方:六味丸。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篇) 原文:口幹而小便數者,腎經虛... 2017-03-04
- 
                                
                                    陰虛毒盛型囊癰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風寒外襲型囊癰治療方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外用蔥鹽熬湯燙之。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 治則治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汗之,外用蔥鹽熬湯燙之。寒熱已退,宜... 2017-03-04
- 
                                
                                    脾氣虛熱型囊癰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囊癰;體倦食少者。 病因病機:脾氣虛熱也。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篇) 原文:體倦食少者,脾氣虛... 2017-03-04
- 
                                
                                    水濕下注型囊癰治療方法:以治囊癰懸睾出水外敷方,外用治囊癰懸睾出水包裹方。 病因病機: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 證候表現:腫甚而囊自裂開,睾丸懸掛水出。 方用:以治囊癰懸睾出水外敷方,外用治囊癰懸睾出水包裹方。 處... 2017-03-04
- 
                                
                                    肝熱濕滯型囊癰治療方法:清肝滲濕湯。 證候表現:腎囊癰,寒熱已退。 處方: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九(卷)·下部(篇) 原文: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2017-03-04
- 
                                
                                    囊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一、內治法 濕熱下注陰囊紅腫掀熱,墜脹疼痛,拒按,腹股溝暑核腫痛,釀膿時局部脹痛、跳痛,陰囊有局灶隆起,指壓有波動感;可伴有發熱,口幹喜冷飲,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弦數或緊數。 辨證分析... 2017-03-04
- 
                                
                                    熱盛陰虛型癰(腎囊癰)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氣血不足型癰(腎囊癰)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肝腎濕熱型癰(腎囊癰)治療方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外用蔥鹽熬湯燙之。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 治則治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汗之,外用蔥鹽熬湯燙之。寒熱已退,宜... 2017-03-08
- 
                                
                                    囊癰【囊癰】指生於陰囊的癰,又名“腎囊癰”。多因肝腎二經溫熱下注,外濕內侵蘊釀成毒而致,其症惡寒發熱,口幹喜涼飲,小便赤澀,陰囊一側或兩側紅腫熱痛,但睾丸不腫大,此點可與“子癰”鑒別。如熱痛布止則可消散... 2017-03-10
- 
                                
                                    囊癰的問診囊癰是陰囊皮膚的急性炎症。其特點為急性發病,陰囊紅腫熱痛,一般不影響睾丸。 問診要點 溫熱下注 問診:急性發病,陰囊紅腫熱痛,有墜脹感,全身發熱,口幹,小便赤熱。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方用清... 2017-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