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減四君子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減四君子湯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組 成】白扁豆(蒸熟,焙乾) 藿香葉 甘草(炙) 黃耆(去苗)各30克 人參 茯苓(去皮,焙) 白術各120克 【功 用】補...
2012-05-31 -
補氣運脾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補氣運脾湯 【出 處】《證治準繩·類方》卷三。 【組 成】人參6克 白術9克 橘紅 茯苓各4.5克 黃耆3克(蜜炙) 砂仁2.4克 甘草1.2克 【主 治】中氣不運之噎塞。 【...
2012-05-31 -
健固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健固湯 【出 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 成】人參15克 白茯芩9克 白術30克(土炒) 巴戟15克(鹽水浸) 薏苡仁g克(炒) 【功 用】補脾滲濕 【主 治】婦人脾虛濕盛...
2012-05-31 -
六君子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六君子湯 【出 處】《世醫得效方》卷五。 【分 類】補益類 【組 成】人參(9克)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陳皮(3克) 半夏(4.5克) 【功 用】益氣健...
2012-06-01 -
固沖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固沖湯 【出 處】《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女科方 【分 類】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方劑學(二級學科);方劑(三級學科) 【組 成】白術一兩(炒),生黃芪六錢,龍骨八錢(煆搗細),牡蠣...
2012-06-01 -
清熱固經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清熱固經湯 【出 處】《簡明中醫婦科學》 【組 成】炙龜板8錢(研粗末,先煎),牡蠣粉5錢(包煎),清阿膠5錢(陳酒燉沖),大生地5錢,地骨皮5錢,焦山梔3錢,生黃芩3錢,地榆片5...
2012-06-01 -
固本止崩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固本止崩湯 【出 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組 成】大熟地1兩(9蒸),白術1兩(土炒焦),黃耆3錢(生用),當歸5錢(酒洗),黑姜2錢,人參3錢。 【主 治】婦人虛火血崩,兩...
2012-06-01 -
補虛固本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補虛固本湯 【出 處】《醫學探驪集》卷五。 【組 成】人參4錢,焦白術3錢,紫蔻仁2錢,黃耆1兩,桂枝3錢,雕爪3錢(陰陽瓦焙,存性),木瓜3錢,川椒2錢,虎骨3錢,甘草2錢。 ...
2012-06-01 -
四君子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四君子湯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分 類】補益劑-補氣 【組 成】人參(9克)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 用】益氣健脾 【主 治】脾胃氣虛證...
2012-06-01 -
香砂六君子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香砂六君子湯 【出 處】《古今名醫方論》卷一 【分 類】補益類 【組 成】人參一錢 白術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十分 陳皮八分 半夏一錢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薑二錢 水煎服。 ...
2012-06-01 -
真人養髒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真人養髒湯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分 類】補益類 【組 成】人參、當歸(去蘆)、白術(焙)各六錢,肉豆蔻(面裹,煨)半兩,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八錢,白芍藥一兩...
2012-06-04 -
桃花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桃花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赤石脂30克(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9克 粳米30克 【功 用】溫中澀腸 【主 治】久痢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舌質淡...
2012-06-04 -
鹽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鹽湯 【出 處】《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組 成】食鹽 【功 用】湧吐宿食。 【主 治】宿食停滯不消,或乾霍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心中煩滿者。 【用 法】將鹽用開水調成...
2012-06-05 -
理痰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理痰湯 【出 處】《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組 成】生芡實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搗)9克 ,柏子仁(炒,搗)6克 ,生杭芍6克,陳皮6克,茯苓片6克。 【主 治】...
2012-06-06 -
導痰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導痰湯 【出 處】《校注婦人良方》卷六 【組 成】制半夏6克(二錢); 橘紅, 茯苓, 枳實(麩炒), 南星, 各3克(一錢); 甘草1.5克(五分)。 【功 用】燥濕豁痰,行氣...
2012-06-06 -
稀涎千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稀涎千緡湯 【組 成】半夏十四枚大者 豬牙皂角一挺炙 甘草一錢 白礬二錢 以上四味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少許,沖溫水一盞,調末一錢,灌之,得吐痰涎即醒。 【主 治】風痰不下,喉中聲如牽...
2012-06-06 -
祛風導痰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祛風導痰湯 【出 處】《杏苑生春》卷三 【組 成】防風(去蘆)、南星(牛膽制)、枳實、茯苓(去皮)、羌活各3克、白術(土炒) 半夏各4.5克、甘草(炙)1.5克、橘皮(去白)4.5...
2012-06-06 -
山豆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山豆根湯 【出 處】《醫林纂要》卷十。 【組 成】山豆根2分;射干2分;豬牙皂角2分;杏仁(去皮尖)10粒。 【主 治】喉痹。 【用 法】煎濃汁含漱,稍稍咽之。 【方 論】 ...
2012-06-21 -
膽蛔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膽蛔湯 【出 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 成】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檳榔18克、烏梅五枚、苦棟根皮15克。 【功 用】驅蛔止痛。 【主 治】膽道蛔蟲,亦可治腸道蛔蟲,蛔...
2012-06-25 -
驅蛔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驅蛔湯 【組 成】烏梅三枚、胡連3克、檳榔9克。雷丸6克、使君子6克枳殼5克、白芍9克。 【功 用】驅殺蛔蟲。 【主 治】蟲積腹痛,煩躁易怒,口幹舌赤,脈弦細數。 【用 法】水...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