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濕蘊結型囊癰
治療方法:治腎囊癰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 處方:宜杉木灰托之,蘇子葉包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此證若失治潰深,露睾丸者險,然不可棄而...
2017-03-04 -
熱毒蘊結型脫疽
治療方法:隔蒜灸之。 證候表現:謂疔生於足指,或足潰而自脫,焮痛,或不痛者。 療法:隔蒜灸之。 治則治法: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藥。 出處:《外科發揮》·卷之四 薛氏醫案(卷)·脫疽(篇) 原文:焮痛...
2017-03-04 -
熱毒蘊結型疔
治療方法:五味消毒飲加減。惡寒發熱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腫甚者,加大青葉,重用黃連。 證候表現:瘡形如粟粒,或癢或麻,可見紅腫熱痛,腫脹範圍3—6cm,頂高根深堅硬;伴惡寒發熱;舌紅,苔黃,...
2017-03-04 -
火毒熾盛型疔
治療方法:黃連解毒東加減。若壯熱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熱瀉火;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瀉熱通腑。 證候表現:疔腫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出現膿頭;伴發熱口渴,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數 病因病...
2017-03-04 -
火毒入營型疔
治療方法:急宜用針於血絲盡處挑破,使出惡血。 證候表現:若生兩足者,多有紅絲至臍;生兩手者,多有紅絲至心腹;生唇面口內者,多有紅絲入喉 療法:急宜用針於血絲盡處挑破,使出惡血。 出處:《景嶽全書》...
2017-03-04 -
心脾火毒型疔
治療方法:紫雪散、黃連解毒湯、蟾酥丸。 證候表現:舌疔舌上生紫皰,其形如豆寒熱增。(注)舌生紫皰,其形如豆,堅硬,寒熱,疼痛應心。 病因病機:心脾火毒 處方:初起宜用蟾酥丸含於舌下,隨化隨咽,或再...
2017-03-04 -
肺脾心包火毒型疔
治療方法:蟾酥丸、雄黃散。 證候表現:蛇頭疔皰紫硬疼。(注)蛇頭疔自筋骨發出,根深毒重,初起小皰,色紫疼痛,堅硬如釘。 處方:初宜服蟾酥丸汗之,外敷雄黃散。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八(卷)...
2017-03-04 -
胃經火毒型疔
治療方法:黃連消毒飲、蟾酥丸、麥靈丹。 證候表現:顴疔色赤堅硬,形小根深,左右相同。顴疔顴疔初起粟米形,堅硬頂凹根深固,寒熱交作麻癢疼。(注)此證生在顴骨之間,屬陽明胃經,不論左右,初如粟米黃色小...
2017-03-04 -
風熱蘊結型疔
治療方法:犀角地黃湯、玉女煎、牛蒡解肌湯。 病因病機:風熱牙疔,如寒熱而起者 證候表現:初則牙痛,後即齦腫,腫連腮頰,頂尖高突,按之引手,內有膿也 治則治法:治以清透散邪 處方:牛蒡解肌湯或玉女煎...
2017-03-04 -
肝脾火毒型疔
治療方法:麥靈丹。 證候表現:黯疔藏於腋下生,寒熱拘急色紫黑。(注)此證生於腋下,堅硬勢若釘頭,癢而且痛,寒熱往來,四肢拘急,其色紫黑,煩躁作嘔,痛引半身。 病因病機:肝脾火毒癢而疼。(注)由肝、...
2017-03-04 -
熱盛陰虛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氣血不足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上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處方:荊防敗毒散。 處方:內托羌活湯。 ...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下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治則治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外科...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處方:檳蘇散。 處方:...
2017-03-04 -
肝虛痰濕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 病因病機:由肝虛濕痰下注也。 處方:宜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方用: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處方:六味地黃...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宜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處方:宜服檳蘇散。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