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壓頭針療法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血壓待續低於90/60mmHg(老年人低於100/70mmHg)。西醫學分為體質性、體位性、繼發性三類。體質性低血壓最為常見,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和遺傳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
2017-03-07 -
高血壓頭針療法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全稱為“原發性高血壓病”,以安靜狀態下持續性動脈血壓增高(血壓140/90mmHg以上)為主要表現。本病發病率較高,且有不斷上升和日漸年輕化的趨勢。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認...
2017-03-07 -
眩暈頭針療法
眩暈是指因清竅失養,臨床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病症。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 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腎...
2017-03-07 -
頭痛頭針療法
頭痛是指頭部經脈細急或失養,清竅不利所引起的頭痛為特徵的一種病證。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症狀,可單獨出現,亦見於多種疾病的過程中。 病因:感受外邪,情志失調,先天不足或房事不節,飲食勞倦或體虛久病,頭部...
2017-03-07 -
三叉神經痛頭針療法
三叉神經痛是以三叉神經分佈區出現放射性、燒灼樣抽掣疼痛為主症的疾病,是臨床上最典型的神經痛。多發於40歲以上的女性,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屬於中醫學“面痛”、“面風痛”、“面頰痛”等範疇。 病因:...
2017-03-07 -
面癱頭針療法
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又稱為“口眼?斜”。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冬季和夏季。發病急速,以一側面部發病為多。 病因:勞作過度,機體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外邪侵襲。 ...
2017-03-07 -
子宮功能性出血耳針療法
子宮功能性出血,實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系因卵巢濾泡發育障礙所致的異常子宮出血,類屬祖國醫學所稱崩漏範疇。 【取穴】主穴:子宮、卵巢、腦點、肝、脾、腎。配穴:內分泌,膈。 【驗案】據解放軍總醫院新...
2017-03-07 -
痛經耳針療法
痛經是指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疼痛而言,其發病原因,常與生殯器局部病變、內分泌、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祖國醫學其病因大多為外感風冷內傷七情,以致氣滯血瘀,不通則痛亦有因氣血不足,胞脈失養而...
2017-03-07 -
閉經耳針療法
女子14歲後尚未有月經來潮,或月經己來潮,中途又有三個月或三個月以上未來潮(妊娠與哺乳期除外)均稱閉經。發病原因較為複雜,常與內分泌、神經、精神等因素有關,祖國醫學將閉經分為虛、實兩證,虛證多系氣...
2017-03-07 -
不孕症耳針療法
凡生育年齡夫婦婚後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孕者,稱原發性不孕症;分娩或流產後三年以上不孕者,稱繼發性不孕症類屬祖國醫學所稱斷緒,如腎陽不振,真陰虧耗,或由於氣滯血鸞痰濕內阻,沖任不和,均不能攝精生子,故...
2017-03-07 -
產後宮縮痛耳針療法
產後宮縮痛類屬祖國醫學產後腹痛,小腹痛範疇。 【取穴】子宮、交感、皮質下、脾、神門。 【方義簡釋】子宮屬相應部位取穴,促使子宮維持正常收縮;子宮受植物神經控制,取交感以調節植物神經,使子宮收縮正常...
2017-03-07 -
乳汁不行耳針療法
產後無乳或量太少,稱為乳汁不行,或稱“缺乳”。系產後氣血虛弱,或因氣機不暢,氣血失調,經脈澀滯所致。 【取穴】主穴:乳腺、內分泌、胸。配穴:脾、胃、肝。 【驗案】據景延扯報導:用耳針治療126例,...
2017-03-07 -
紅斑性肢痛耳針療法
紅斑性肢痛系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皮膚發紅疼痛。是由於皮內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所致。在溫暖環境或肢體運動後血管擴張而疼痛加劇,遇冷則小動脈收縮,使症狀減輕。 【取穴】主穴:交感、神門、心、皮質下。配...
2017-03-07 -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耳針療法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系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所致,類屬祖國醫學所稱“癭病”,氣為情志鬱結所致。 【取穴】主穴:甲狀腺、神門、內分泌。配穴:腎、肝、腎上腺、甲狀腺1.2。 【驗案】據侯順發報道,用耳穴...
2017-03-07 -
尿崩症耳針療法
尿崩症是因下丘腦一神經腦垂體機能減退,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少,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上主要症狀有多尿、失水、狂渴、多飲等表現。本症類屬祖國醫學所稱“消渴”等範疇。 【取穴】主穴:腎、腦點、內分泌、皮質下。...
2017-03-07 -
神經衰弱耳針療法
神經衰弱是一種大腦機能性障礙為特徵的疾患。祖國學認為,本病大部分屬心腎不交之範圍。 【取穴】主穴:神門、心、皮質下、腎。配穴脾、肝、枕額、腦幹。耳尖放血。 【驗案】病例:邢x,男,48歲,某機關幹...
2017-03-07 -
血小板減少性紫瘢耳針療法
血小板減少性紫瘢在臨床上有急性與慢性之分。祖國醫學認為:急性者多由熱毒內伏營血,或陽明胃熱熾盛,以致化火動血,灼傷脈絡,迫血妄行,溢出常道,而發為紫搬及多種出血之征;慢性者多為臟腑氣血素虛,其中以...
2017-03-07 -
胃炎耳針療法
胃炎系指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粘膜的炎性變化。類屬祖國醫學的“胃脘痛”、“嘔吐”等範圍。多為飲食不節、嗜食酒辣生冷、精神刺激所引起,或因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弱(胃氣虛寒或胃陰不足),胃氣不和所致...
2017-03-07 -
食欲不振耳針療法
食欲不振為消化系統常見症狀之一,類屬祖國醫學所稱“食欲差”,皆因脾胃不和所致。 【取穴】主穴:胃、脾、胰膽。配穴:皮質下、小腸。 【驗案】據張政權報導,用耳針治療不同疾患引起的食欲不振34例,取得...
2017-03-07 -
膈肌痙攣耳針療法
膈肌痙攣是一種不自主的膈肌間歇性收縮而致的疾患與膈肌受刺激有關。本症類屬祖國醫學所稱“呃逆”“打呃”“噦”是胃氣上逆所致。 【取穴】主穴:膈、胃、神門。配穴:交感、皮質下、耳中。 【方義簡釋】取隔...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