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經耳針療法

痛經是指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疼痛而言, 其發病原因, 常與生殯器局部病變、內分泌、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 祖國醫學其病因大多為外感風冷內傷七情, 以致氣滯血瘀, 不通則痛亦有因氣血不足, 胞脈失養而成。

【取穴】主穴:子宮、內分泌、神門。 配穴:交感、肝、腎、皮質下。

【方義簡釋】取予宮相應部位以調理氣血, 滋養胞脈;本病常與內分泌、神經、精神因素有關, 故取內分泌以調整內分泌;皮質下以調整高級中樞;交感以調整植物神經, 止痛;神門以調整神經與精神因素;少腹屬肝, 取肝解少腹痛, 又能舒肝氣,

行血化淤;取腎以補腎氣, 調沖任, 行氣血而止痛。

【驗案】據王照浩報導用耳針治療痛經近百人次。 這些患者中, 有不少屬原發性痛經, 發作時有的痛至臥床不起多次急診, 經應用耳針治療後, 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到緩解或痛止。 例:李XX, 女, 24歲, 學生患者自述每次月經來潮前頭痛、失眠、腹痛, 連續數日, 曾用中西藥物治療, 效果不佳, 採用月經前三天耳穴(內分泌、子宮腎、皮質下)埋針後, 睡眠好轉頭痛、腹痛減輕, 以後於每次經前34天埋針一次, 連續四個週期的治療後, 月經正常, 頭痛、失眠、腹痛消失(《新中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