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勝肉腐型手足疔瘡
症狀:紅腫明顯,疼痛劇烈,肉腐為膿,潰後膿出,腫痛消退;如潰後腫痛不退,膿液不斷,可能是筋骨腐蝕;舌質紅,舌苔黃,脈數。 治則治法:清熱瀉火,解毒透膿。 方藥: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黃連解毒...
2017-03-04 -
陰勝則陽病
【陰勝則陽病】陰指陰寒,陽指陽氣。外感寒邪會使衛外的陽氣活動受約束,陰寒內盛也會導致臟腑的陽氣虛弱,這些都是陰寒勝而影響陽氣的病證。
2017-03-08 -
熱勝膿熟型癰(脅癰)
治療方法:托裡透膿湯。 證候表現:生於軟肋有硬骨者,為肋;肋下軟肉處,為季脅。色紅焮痛高腫。如已成者。 處方:服托裡透膿湯。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肋部(篇) 原文:如已成者,服托裡透膿...
2017-03-08 -
濕勝則濡瀉
【濕勝則濡瀉】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濕氣偏勝出現大便泄瀉的病理。脾喜燥而惡濕,濕氣偏勝,則脾陽不脈,運化水濕的功能障礙,就會產生“濡瀉”。濡瀉,是腸鳴腹瀉,瀉出稀爛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狀。
2017-03-10 -
熱勝則腫
【熱勝則腫】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陽熱偏勝出現腫痛的病理。熱屬陽邪,能使陽氣內鬱,血脈壅滯,故火熱太過,局部充血,可發生紅腫。如癰瘡、皮膚炎症等病症。
2017-03-10 -
寒勝則浮
【寒勝則浮】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裡的浮,指浮腫,即使寒氣偏勝出現浮腫的病理。寒氣偏勝則陽氣不足,寒凝氣滯,氣血運行不暢,水濕停留故產生浮腫。如慢性腎炎,多是寒氣偏勝,脾腎陽虛的表現。
2017-03-10 -
風勝則動
【風勝則動】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風氣偏勝出現動搖的病理。風的特點是流動迅速,容易激蕩,變化很快,如眩暈動搖、抽搐、震顫、攣急等,都是風氣太過的表現。
2017-03-10 -
燥勝則幹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燥氣偏勝出現乾燥的病理。 燥氣太過,就會耗傷津液,出現口唇鼻咽乾燥,皮膚燥裂,乾咳,大便幹結等傷津症狀。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