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氣鬱結型月經不調吃什麼藥呢
對於月經不調症狀嚴重者,一般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用於月經不調的藥物,但是月經不調的成因很多,那麼,對於肝氣鬱結型月經不調吃什麼藥呢?對於月經不調的患者,首先一定要多注意飲食健康,飲食應以清淡、...
2016-12-02 -
痰火互結型皮膚癌
治療方法:珍珠散、冰螄散。 證候表現:翻花者乃頭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若菌,無苦無疼;揩損每流鮮血,久亦虛人。 處方:以津調冰螄散遍擦正面,上用軟油紙包裹,根蒂細處用線連紙紮緊,十日後其患自落,...
2017-03-04 -
肺火鬱閉型喘病
治療方法:瀉白散。 病因病機:火鬱喘急。(注)謂之火鬱之喘。 證候表現:喘急。(注)面赤浮腫,喘。 處方:瀉白散。(注)宜瀉白散。 出處:《雜病心法要訣》·卷四十一(卷)·喘急死證(篇) 原文:火...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肺癆
治療方法:宜以補陰藥吞當歸龍薈丸。古方柴胡飲子、防風當歸飲子、麥煎散皆用大黃。 病因病機:若肝有積痰汙血結熱而勞瘵者,其太沖脈必與沖陽脈不相應 方用:宜以補陰藥吞當歸龍薈丸。古方柴胡飲子、防風當歸...
2017-03-04 -
痰火擾神型癲癇
症狀:卒然僕倒,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拘攣,口中有聲,口吐白沫,煩躁不安,氣高息粗,痰鳴漉漉,口臭便幹,舌質紅或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則治法:清熱化痰,開竅定癇。 中成藥:①礞石滾痰丸,口服,1次...
2017-03-04 -
上焦痰火型癲狂
治療方法:洗心散、來蘇膏、三聖散、涼膈散。 證候表現:狂。 病因病機:痰火在上 治則治法:因而越之 處方:來蘇膏、三聖散湧吐之,立安。後用洗心散、涼膈散調之。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四(卷)·癲...
2017-03-04 -
痰火擾心型不寐
治療方法:導痰東加茯神人參石菖蒲。 證候表現:凡怔忡驚恐健忘,癲狂失志不寐 病因病機:皆由痰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 治則治法:若涼心之劑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惟以理痰順氣,養心安神,為第一義 ...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不寐
治療方法:溫膽東加柴胡熟棗仁。 病因病機:《醫通》曰:凡婦人肥盛,多鬱 證候表現:不得眠者吐之 治則治法:不得眠者吐之,從鬱結痰火治 處方:溫膽湯,用豬膽汁炒半夏曲,加柴胡、熟棗仁。 出處:《類證...
2017-03-04 -
痰火擾神型癇病(顳葉癲癇)
症狀:發時或咀嚼、吞咽,或尋衣撚物,或視物顛倒,或狂亂無知,狂言妄走,或卒然僕倒,不省人事,四肢強痙拘攣,口中有聲,口吐白沫,煩躁不安,氣高息粗,痰鳴漉漉。平素急躁易怒,面紅目赤,頭痛失眠,口臭口...
2017-03-04 -
虛挾痰火型癇病
治療方法:《集驗》龍腦安神丸。 病因病機:其有虛中挾實,微兼痰火不清而病久不愈者 證候表現:癲癇。 處方:《集驗》龍腦安神丸最得其宜,隨證增減,可為法也。 出處:《景嶽全書(卷26-38)》·卷之...
2017-03-04 -
七情鬱結型反胃
治療方法:七氣東加郁金栝蔞砂仁木香。 病因病機:由七情鬱結 證候表現:胸脘拒痛,脈必沉澀 處方:七氣東加郁金、栝蔞、砂仁、木香。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噎膈反胃(篇) 原文:由七情鬱結...
2017-03-04 -
火鬱胃脘型腹痛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梔蒼連芍郁金、清中湯。 病因病機:火鬱痛 證候表現:時作時止,熱手按而不減,脈洪疾 處方:清中湯,或二陳東加梔、蒼、連、芍、郁金。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腹痛(篇) ...
2017-03-04 -
七情鬱結型噎膈
治療方法:七氣東加郁金栝蔞砂仁木香。 病因病機:由七情鬱結 證候表現:胸脘拒痛,脈必沉澀 處方:七氣東加郁金、栝蔞、砂仁、木香。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噎膈反胃(篇) 原文:由七情鬱結...
2017-03-04 -
肝氣鬱結型積聚
症狀:腹中結塊柔軟,時聚時散,攻竄脹痛,脘脅脹悶不適,苔薄,脈弦。 病因病機:肝失疏泄,腹中氣結成塊。 治則治法:疏肝解鬱,行氣散結。 方藥:逍遙散、木香順氣散加減。柴胡9g,當歸15g,白芍12...
2017-03-04 -
肝氣鬱結型癭病眼病
症狀:雙眼突出,胸悶,頸前腫大,質軟不痛,胸脅竄痛,病情常隨情志波動。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數。 治則治法:疏肝理氣、消癭散結。 中成藥: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逍遙散加減,柴胡、...
2017-03-04 -
心脾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病因病機:思鬱傷心脾,失血 處方: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鬱(篇) 原文:思鬱傷心脾,失血,(歸脾湯去白術,加白芍。)
2017-03-04 -
血氣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治血郁方。 病因病機:血鬱者 證候表現: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 處方:血鬱:桃仁(去皮)紅花青黛川芎(撫芎亦可)香附。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三(卷)·六鬱(篇) 原文:血鬱者,四...
2017-03-04 -
痰氣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半夏厚樸東加減。 證候表現: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氣鬱痰凝,阻滯胸咽 治則治法:行氣開鬱,化痰散結 方用:半夏厚樸東...
2017-03-04 -
脾經鬱結型痙病
治療方法:加味歸脾湯。 病因病機:脾經鬱結 證候表現: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 處方:用加味歸脾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諸風門(門) 原文:脾經鬱結,用加味歸脾...
2017-03-04 -
濕久鬱結下焦氣分型濕溫
病因病機:濕溫久羈,三焦彌漫 證候表現:神昏竅阻,少腹硬滿,大便不下 處方:宣清導濁湯主之。 病因病機:此濕久鬱結于下焦氣分,閉塞不通之象 處方:故用能升、能降、苦泄滯、淡滲濕之豬苓,合甘少淡多之...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