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痰氣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半夏厚樸東加減。

證候表現:精神抑鬱, 胸部悶塞, 脅肋脹滿, 咽中如有物梗塞,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 苔白膩, 脈弦滑

病因病機:氣鬱痰凝, 阻滯胸咽

治則治法:行氣開鬱, 化痰散結

方用:半夏厚樸東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卷)·第一節鬱證(篇)

原文:痰氣鬱結證精神抑鬱, 胸部悶塞, 脅肋脹滿, 咽中如有物梗塞,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 苔白膩, 脈弦滑。 本證亦即《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所說“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半夏厚朴湯主之”之症。 《醫宗金鑒?諸氣治法》將本證稱為“梅核氣”。 證機概要:氣鬱痰凝,

阻滯胸咽。 治法:行氣開鬱, 化痰散結。 代表方:半夏厚樸東加減。 本方行氣開鬱, 降逆化痰, 自《金匱要略》以來, 即將本方作為治療本證的主要方劑。 常用藥:厚樸、紫蘇理氣寬胸, 開鬱暢中;半夏、茯苓、生薑化痰散結, 和胃降逆。 濕鬱氣滯而兼胸脘痞悶, 噯氣, 苔膩者, 加香附、佛手片、蒼術理氣除濕;痰鬱化熱而見煩躁, 舌紅苔黃者, 加竹茹、瓜蔞、黃芩、黃連清化痰熱;病久入絡而有瘀血徵象, 胸脅刺痛, 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 脈澀者, 加郁金、丹參、降香、薑黃活血化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