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燥風凝型鵝掌風
證候表現:鵝掌風生掌心間,皮膚燥裂紫白斑。(注)此證生於掌心,初起紫白斑點,疊起白皮,堅硬且厚,幹枯燥裂,延及遍手。 病因病機:楊梅餘毒血燥熱,兼受風毒凝滯源。(注)此證生於掌心,由生楊梅餘毒未盡...
2017-03-04 -
血燥寒凝型鵝掌風
證候表現:並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復發作,可致手掌皮膚肥厚,枯槁乾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鵝掌。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篇) 原文:並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復...
2017-03-04 -
風盛血燥型腳濕氣
治療方法:可選用皮脂膏或雄黃膏外搽,可選用1:1500高錳酸鉀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礬湯浸泡15分鐘。 證候表現:多見於足趾間及足底等處,皮膚角化過度,乾燥,粗糙,脫屑,皸裂。多見於老年患者。 療...
2017-03-04 -
陰虛血燥型閉經
症狀:月經週期延後,經量少,色紅,質稠,漸至月經停閉不行;五心煩熱,顴紅唇幹,咽幹口燥,盜汗甚至骨蒸勞熱,乾咳或咳嗽唾血,大便燥結;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陰清熱,養血調經。 中成藥:百...
2017-03-04 -
脾經鬱熱型崩漏
治療方法:歸脾湯。 病因病機:或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令妄行。 證候表現:並健忘怔忡,驚悸不寐,且心脾傷痛,怠惰少食。 處方:宜歸脾湯。 出處:《婦科玉尺》·卷五(卷)·崩漏(篇) 原文:或思慮傷...
2017-03-04 -
脾經有火型小兒口瘡
治療方法:四味肥兒丸、五味異功散。 證候表現:若兩腮黃赤,牙齦腐爛,大便酸臭,右關脈洪數,按之則緩者。 病因病機:屬脾經。 處方:用四味肥兒丸治脾火,以五味異功散補脾氣。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
2017-03-05 -
經期飲食怎麼吃? 經血量多就吃“參地蒸烏雞”
月經期間保健食譜推薦月經開始的前3天該怎麼吃?經期間和前後幾天,如果用藥膳適當的調養身體補肝益腎,對滋養新血特別有幫助。月經是臟腑、氣血、經絡作用于子宮的正常現象,因此,月經是否正常和體質關係十分密...
2014-07-24 -
陰虛血燥鼻竅失養型鼻疳
治療方法:四物消風飲加減;若鼻部肌膚乾燥、皸裂甚,加玄參、麥冬、首烏之類以助滋陰養血;癢甚加蟬衣、防風、全蠍以祛風止癢;肌膚色紅、乾燥、疼痛,加金銀花、野菊花以解毒祛邪。 證候表現:鼻前孔及周圍瘙...
2017-03-05 -
人流後持續2個月經血量特別多是什麼原因
人流後有月經量多的情況,在2~3個月後就會恢復正常,人流後持續2個月經血量特別多是什麼原因?導致人流後月經血量特別多的原因通常有以下方面:1、精神因素也會導致月經量增多,人流讓女性患者們懼怕、傷心、...
2016-12-06 -
月經血塊多怎麼回事 血塊多的調理方法
經期的痛經是很多女性都會遇到的情況,痛經的願意是因為在經期,身體內有血塊。而月經血塊多是怎麼回事呢,很多女性朋友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經期血塊多是怎麼回事,還有月經血塊多的預防方法...
2016-09-01 -
十二時辰之巳時養生 脾經當令要養脾
巳時養生 巳時指的是早上九點到十一點的這個階段,在這個時辰是脾經最為旺盛。早上吃早飯結束之後,身體就對這些食物進行運化,為身體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來說說巳時養生方法,來...
2015-08-04 -
【飲食調理更年期經血少的方法】
在一定的年齡,女性朋友會進入更年期這個人生重要的轉折時期,這期間她們通常會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不過也應該進行適當的調理,那麼,更年期經血少飲食如何調理好呢?下面,我們就請專家來為...
2017-03-07 -
女性經期如何減少經血異味
月經之所以產生異味,主要是因為夾雜著血液、子營內膜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汗水味,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氣味發生。要改善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改善本身的衛生情況。 在少女期時,女性(女性食品)荷爾蒙分泌較...
2017-03-07 -
經血裡有血塊 正常還是不正常
絕大部分女性每個月都會來例假,有的會幾個月來一次,有的甚至半年,這些不正常例假週期有遺傳因素也有自身的生理因素導致,不管什麼時候來例假女性都會為例假所困擾,尤其是例假期間出現這一物的時候! 例假...
2017-02-03 -
經期如何減少經血異味?
月經之所以產生異味,主要是因為夾雜著血液、子宮內膜與皮脂腺的分泌物及汗水味,因此有比較明顯的氣味發生。要改善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改善本身的衛生情況。 在少女期時,女性(女性食品)荷爾蒙分泌較...
2017-03-07 -
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陰虛血燥者慎服
對任何中藥在作用和使用方法上,都是有著一定講究,那獨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哪些呢,很多人也都不是很瞭解,而且對這樣的中藥,很多人也都不是很熟悉,所以說我們在選擇這樣中藥的時候,也都是要進行一...
2014-05-12 -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脾、絡胃,並與心及舌根相連。在體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內側(由中部轉向前部)、腹部、胸部,止於側胸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胃痛、嘔吐、腸炎、腹脹、噫氣...
2017-03-08 -
月經不調經血黑怎麼辦
女性月經不調是最為常見的婦科疾病。月經是週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而月經量和月經週期的異常是月經不調的主要症狀。月經不調的女性也不要擔心,因為女性月經不調是可以調理的。那麼,女性月經不調要怎麼調理...
2016-08-15 -
氣血燥熱型消渴
治療方法:竹葉黃芪湯。 處方:竹葉黃芪不瀉方。(注)宜用竹葉黃芪湯,即黃芪、黃芩、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竹葉、石膏、人參、炙草、麥冬、半夏也。 證候表現:若不食而渴,亦不瀉者 病因病機:是雖虛而...
2017-03-08 -
熱盛血燥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熱邪,陷入下焦厥陰者。 證候表現:十余日後,左關脈弦數,舌紅苔黃膩,腹時痛,時圊血,肛門熱痛。 病因病機:血液內燥。 處方:宜加味白頭翁湯。白頭翁(三錢)炒黃芩(錢半)炒川連(一錢)...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