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腎陽虛型小兒泄瀉
症狀:久瀉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穀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寐時露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每8丸相...
2017-03-05 -
風寒瀉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每支10ml。成人劑量:每服...
2017-03-05 -
氣陰兩傷型小兒泄瀉
症狀:瀉下過度,質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煩不安,目眶及囟門凹陷,皮膚乾燥或枯癟,啼哭無力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至無尿,唇紅而幹,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酸甘斂陰。 ...
2017-03-05 -
陰竭陽脫型小兒泄瀉
症狀: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哭聲微弱,啼哭無淚,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舌淡無津,脈沉細欲絕。 治則治法:挽陰回陽,救逆固脫。 方藥:生脈散(《醫學啟源》)合參附龍牡...
2017-03-05 -
傷食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酸臭,或如敗卵,腹部脹滿,口臭納呆,瀉前腹痛哭鬧,多伴噁心嘔吐。舌苔厚膩,脈滑有力。 治則治法: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中成藥:保和丸等。 方藥:保和丸加減,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陳皮、...
2017-03-05 -
濕熱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下利垢濁,稠黏臭穢,便時不暢,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門赤灼,發熱或不發熱,渴不思飲,腹脹。面黃唇紅,舌紅苔黃厚膩,指紋紫滯,脈濡數。 治則治法: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中成藥:蒼苓止瀉口服液、...
2017-03-05 -
寒濕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稀薄如水,淡黃不臭,腹脹腸鳴,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黃腹痛,神疲倦怠。舌苔白厚膩,指紋淡,脈濡。 治則治法:溫脾燥濕、滲濕止瀉。 中成藥:小兒止瀉散等。 ...
2017-03-05 -
風寒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色淡,帶有泡沫,無明顯臭氣,腹痛腸鳴。或伴鼻塞,流涕,身熱。舌苔白膩,脈滑有力。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等。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藿香、厚朴、蘇葉、陳皮...
2017-03-05 -
脾胃寒濕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理中湯。 證候表現:如瀉時有腹痛,或吐或不吐,所瀉者多完穀未化。 病因病機:此寒濕症也。 處方:宜理中湯主之。 出處:《幼科發揮》·五臟主病(篇)·脾所生病(章) 原文:如瀉時有腹痛,或...
2017-03-05 -
脾胃虛寒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理中湯、六君子湯。 證候表現:所下白色,或穀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神疲,唇口舌俱白色,口氣溫熱。 病因病機:脾土虛寒作瀉。 處方:宜理中湯或六君子湯。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卷)·...
2017-03-05 -
裡實熱盛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四苓湯、玉露散。 病因病機:火瀉內熱或傷暑;(注)火瀉者,皆因臟腑積熱,或外傷暑氣。 證候表現:暴注下迫腹痛疼,煩渴瀉黃小便赤。故瀉時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煩口渴,瀉多黃水,小便赤色也。...
2017-03-05 -
肝木乘脾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益脾鎮驚散、養脾丸。 病因病機:驚瀉因驚成泄瀉。(注)驚瀉者,因氣弱受驚,致成此證。 證候表現:夜臥不安晝惕驚,糞稠若膠帶青色。其候夜臥不安,晝則驚惕,糞稠若膠,色青如苔。 處方:鎮驚養...
2017-03-05 -
暑熱傷脾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理中湯、加減香薷飲、理中丸、六一散。 證候表現:初瀉有發熱口渴者。 治則治法:此宜以清暑氣為先。 處方:不可便用理中湯丸。內有熱,恐乾薑犯時禁,加減香薷飲主之。香薷黃連甘草(炙。各等分)...
2017-03-05 -
傷暑脾寒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理中東加藿香、理中丸。 證候表現:如初水瀉,無熱無渴者。 處方:不可服玉露散太多,恐犯胃氣也。宜理中東加藿香煎成湯,澄冷服;或理中丸,用冷水化開服之。 出處:《幼科發揮》·因五邪之氣所生...
2017-03-05 -
水熱互結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豬苓湯。 證候表現:如瀉時有腹痛,或痛或不痛,所下亦有完穀而未盡化者,此邪熱不殺谷也,有成糟粕者。 病因病機:皆屬熱濕。 處方:以《傷寒論》中豬苓湯主之。 鑒別診斷:寒濕熱濕,宜詳辨之,...
2017-03-05 -
脾胃實熱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瀉黃散。 證候表現:薛氏雲:右腮色赤,飲冷。泄瀉。 病因病機:胃經實熱也。 處方:用瀉黃散(脾)。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瀉(篇) 原文:薛氏雲:右腮色赤,飲...
2017-03-05 -
胃經虛熱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白術散。 證候表現:惡冷喜熱;泄瀉。 病因病機:胃經虛熱也。 處方:用白術散(渴)。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瀉(篇) 原文:惡冷喜熱,胃經虛熱也,用白術散(渴...
2017-03-05 -
脾中積熱型小兒泄瀉
證候表現:湯氏雲:小兒熱瀉者,大便黃而赤,或有沫;此證當以小便赤少,口幹煩躁為驗。 病因病機:乃髒中有積,或因乳母好飲酒,或嗜熱物,或生下傷濕蘊熱 處方:治法當用錢氏白術散渴去木香用之,五苓散(驚...
2017-03-05 -
胃氣不和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使君子丸、益黃散。 證候表現:(潔)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氣出冷,四肢亦冷,面白無光澤,精神不定。泄瀉。 病因病機:此乃胃氣不和。 治則治法:可以大溫藥治之。 處方:使君子丸、益黃散主之。 ...
2017-03-05 -
腎虛不藏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加破故紙、補中益氣湯。 病因病機:腎亦髒也,謂之腎瀉者,腎開竅于二陰,為閉藏之主,腎虛則不能主閉藏,而水穀自下。且下焦如瀆,有所受則有所出也。 證候表現:但瀉不同,《難經》雲:...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