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脫津傷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少或無尿,汗出黏冷,氣微欲絕,或喘咳息促,唇黑甲青,脈沉伏或細數。多見於吐瀉失水或失血之後。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回陽固脫。 中成藥:①參麥注射液1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2017-03-04 -
中醫分析陰虛火旺的症狀
在中醫上,陰虛火旺指的是那些由於身體出現陰精虧損所導致的虛火旺盛情況,患者容易出現煩躁、發怒、口乾舌燥、盜汗還有顴骨發紅等症狀,這對於身體健康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陰虛...
2015-04-14 -
陰虛火旺型流痰
治療方法:清骨散加減。 證候表現:破潰後流膿稀薄,夾有敗絮樣物,形成竇道;伴午後潮熱,顴紅,夜間盜汗,口燥咽幹,食欲減退,心悸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素體精氣虧損,病後蘊熱傷陰,潰後...
2017-03-04 -
陰虛內熱型熱瘡
治療方法:增液東加板藍根、紫草、生薏苡仁等。 證候表現:病情反復發作;伴口幹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 病因病機:熱毒久戀,耗傷津液,致陰虛內熱,陰虛則陰陽失調,故易為誘因引起發病;口幹...
2017-03-04 -
陰虛火旺型紅蝴蝶瘡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合大補陰丸、清骨散加減。 證候表現:斑疹暗紅,伴有不規則發熱或持續性低熱,手足心熱,心煩無力,自汗盜汗,面浮紅,關節痛,足跟痛,月經量少或閉經;舌紅,苔薄,脈細數 病因病機:邪...
2017-03-04 -
陰虛毒戀型肛癰(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症狀:肛門腫痛、灼熱,表皮色紅,潰後難斂,伴有午後潮熱,心煩口幹,夜間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方藥:青蒿鱉甲東加減,青蒿、鱉甲、生地、知母、丹皮。
2017-03-04 -
陰虛毒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陰虛失養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四物湯合沙參麥冬東加減。 證候表現: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屈伸不利;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病因病機:正邪劇爭,風毒受挫,正氣亦傷,陰血虧耗,不能上榮,則...
2017-03-04 -
氣血不足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上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處方:荊防敗毒散。 處方:內托羌活湯。 ...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下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治則治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外科...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處方:檳蘇散。 處方:...
2017-03-04 -
肝虛痰濕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 病因病機:由肝虛濕痰下注也。 處方:宜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方用: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處方:六味地黃...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宜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處方:宜服檳蘇散。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
2017-03-04 -
肝虛痰濕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 病因病機:由肝虛濕痰下注也。 處方:宜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方用: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處方:六味地...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癰
症狀:多繼發於手部疔瘡之後,腫塊發於腋下;腋部暴腫,皮色不變或微紅,灼熱疼痛,胸脅牽痛;全身發熱,頭痛,口苦咽幹。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解鬱,消腫化毒。 方藥:柴胡清肝湯(《醫宗...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