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虛內熱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症狀:皮膚黏膜紫斑色暗紅,下肢多見,時發時愈,女子經期提前,量多色暗,鼻衄齒衄,便血、尿血量大,色暗紅;伴頭暈目眩,咽幹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質紅,少苔或光苔,脈細數或弦細數,多見...
2017-03-04 -
肝腎陰虛如何調理 推薦10個食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肝腎陰虛如何調理?肝陰虛和腎陰虛合併成為肝腎陰虛,肝陰虛主要是由於腎陰虛、腎氣不足導致的肝陰虛。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容易疲勞、口燥咽幹、失眠多夢等症狀。那麼,肝腎陰虛如何調理呢?一起...
2015-11-17 -
腎陰虛型尿濁
治療方法:知柏地黃丸加減。 證候表現:尿濁日久不愈,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消瘦無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偏于陰虛者,煩熱,口幹,舌質紅,脈細數 病因病機:腎失固攝,脂液下漏 治則治法:滋陰益腎...
2017-03-04 -
陰虛火旺型尿血(隱匿型腎小球腎炎)
症狀:尿色淡紅或鏡下血尿,咽喉幹痛不適,消瘦顴紅,頭暈耳鳴,心煩失眠,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無力;舌暗紅,苔薄黃或少苔,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陰降火,化瘀止血。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
2017-03-04 -
肺燥陰虛型尿血
治療方法:兼潤丸。 證候表現:燥症,舌幹腫大,溺血,大便又便血不止 預後:亦是死症 病因病機:葢夏感暑熱之毒,至秋而燥極,肺金清肅之令不行,大小便熱極而齊便血也。 治則治法:論理見血宜治血矣,然而...
2017-03-04 -
肝腎陰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頭暈,頭痛,腰酸膝軟,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大便幹結,尿少色黃,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或弦細。 治則治法:滋補肝腎。 中成藥:益腎養元合劑,口服,1次10ml,1日3次。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熟...
2017-03-04 -
濁毒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證:噁心嘔吐、口有氨味、納呆、皮膚搔癢、尿量少。次症:身重困倦,嗜睡,氣促不能平臥。 治則治法:泄濁蠲毒。 中成藥:尿毒清顆粒等。 方藥:大黃、崩大碗(積雪草)等。
2017-03-04 -
熱毒熾盛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量急劇減少,甚至閉塞不通,發熱不退,口幹欲飲,頭痛身痛,煩躁不安,舌質絳紅,苔黃幹,脈數。 治則治法:瀉火解毒。 中成藥:三黃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 方藥:黃連解毒東加減。黃連9g...
2017-03-04 -
熱毒內蘊型發頤
治療方法:柴胡葛根湯。 證候表現: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 處方:用柴胡葛根湯清熱解毒。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
2017-03-04 -
熱毒蘊結型發頤
治療方法:普濟消毒飲加減。 證候表現:紅腫結於頤頜,張口不利,焮熱疼痛;發熱,口渴,大便幹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因病機:熱毒之邪結聚於頤頜部,故局部紅腫,焮熱疼痛;足陽明胃經環口繞唇...
2017-03-04 -
熱毒內陷型發頤
治療方法: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 證候表現:頤頜間腫塊平塌散漫,腫熱延及面及頸項,焮紅灼熱,疼痛劇烈,湯水難下,痰湧氣粗;伴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語;舌紅絳,苔少而幹,脈細數 病因病機:...
2017-03-04 -
熱毒壅積型發頤
治療方法:托裡透膿湯、二味拔毒散、荊防敗毒散。 證候表現:發頤發頤腫痛結核般。(注)初起身發寒熱,腫如結核,微熱微痛,漸腫如桃如李,疼痛倍增。 病因病機:經屬陽明身熱寒,傷寒疹毒汗失表。(注)由傷...
2017-03-04 -
熱毒壅盛型發頤
治療方法: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外蓋太乙膏。 療法: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外蓋太乙膏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一章 瘡瘍(篇) 原文: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
2017-03-04 -
熱毒入裡型發頤
治療方法:先用等滲鹽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4—5次。 證候表現:口腔粘膜出膿 療法:先用等滲鹽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4—5次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一章瘡瘍(篇) 原文:口腔...
2017-03-04 -
熱毒瘀滯型發頤
治療方法:如意金黃散。 證候表現:患上紅色熱甚者, 處方:如意金黃散敷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患上紅色熱甚者,如意金黃散敷之。
2017-03-04 -
中醫分析陰虛火旺的症狀
在中醫上,陰虛火旺指的是那些由於身體出現陰精虧損所導致的虛火旺盛情況,患者容易出現煩躁、發怒、口乾舌燥、盜汗還有顴骨發紅等症狀,這對於身體健康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陰虛...
2015-04-14 -
濕熱毒蘊型丹毒
症狀:發於下肢,皮膚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疽,或反復發作,可形成大腳風;伴發熱,胃納不香;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萆薢滲濕湯(...
2017-03-04 -
胎火蘊毒型丹毒
症狀:發於新生兒,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痛,可呈遊走性,並有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噁心嘔吐。 治則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千金要方》)加減。水牛角、地黃、赤芍、牡丹皮、黃柏、茯苓。
2017-03-04 -
風熱毒蘊型丹毒
症狀:發於頭面部,皮膚焮紅灼熱、腫脹疼痛、水皰,眼胞腫脹難睜;惡寒,發熱,頭疼;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東垣十書》)加減。黃芩、黃連、陳皮、甘草、...
2017-03-04 -
熱毒襲表型丹毒
治療方法:犀角地黃湯。 證候表現:初起身發寒熱,口渴舌幹,脈洪數,頭面焮赤有暈 處方:治以犀角地黃湯,或羚羊、地丁、銀花、黃芩、山梔、石斛、元參、丹皮、知母、連翹之屬。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上...
2017-03-04